冬季既是魚類收獲的季節,也是下一個養殖周期的開始。南方地區一般于11月中旬進入冬季,持續到次年2月中旬結束。而北方地區冷空氣不斷侵入,冬季冰凍時間長,越冬期長達150余天,氣溫*低-30℃,而當池塘養殖水溫低于7℃,魚類即停止攝食。
低溫災害是冬季水產養殖的一大殺手,寒氣逼得魚兒運動減少或進入冬眠狀態,魚的采食量、活動量、生長速度等也會隨之減弱。對于池塘尚有存魚的養殖朋友來說,若一時放松警惕,導致魚塘水質惡化,滋生寄生蟲、細菌,魚類掉膘減重、產量下降,將直接影響養殖效益。如何讓魚兒安全過冬成為擺在廣大養殖戶朋友面前一大難題。
冬季雨水減少,易造成魚塘水位降低,導致水溫變化快,溫差大,對魚生長不利。將水加到足夠深,南方地區水深宜在1.5~2米,北方地區應保證池塘水體總深度2米以上,越冬效果更好,而且選擇越冬池塘底泥一定要薄,避免冰下耗氧量大??蛇x擇在寒潮來臨前加深池塘水深,但進水時要緩慢少量,切忌一次性大量進水,避免使魚產生應激反應。
冬季下層水溫高于上層水溫,多數魚類喜歡潛游到水的下層,所以底質環境的好壞,對魚的健康生長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養殖前期沒有做好底質改良工作,導致底層水質惡化,棲息在底層的魚類極易發生各類疾病。
因此,越冬前應進行全面改底,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保證池塘底質淤泥中的殘餌、糞便等有機物有效分解,減少有毒物質殘留,降低底部耗氧,為魚兒提供一個良好的過冬環境。
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可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短鏈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效率;同時還可以使底部保持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促進底部有益菌生長,保持菌相平衡,從而促進底部有機質的分解。必要時可搭配泰緣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緩慢持續增加水中溶氧,促進改底效果。
溫度降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減緩,越冬前后魚病也明顯減少,但適應低溫環境的部分細菌和真菌仍潛伏在水體中,如細菌類的水型點狀假單胞菌、真菌類的水霉菌等,一旦侵入魚體容易導致豎鱗病和水霉病的發生,尤其是拉網過后,易導致魚體機械性損傷,魚病多發。
因此,建議入冬前尤其是拉網后,應根據池塘具體情況對水體進行適當解毒。使用泰緣25%或50%規格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對水體進行解毒,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4~12小時后補充微生物制劑,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復池塘的微生態平衡。
冬季池塘水溫低,藻類繁殖生長速度慢,光合作用減弱,需提前肥水,增加魚塘有益藻類的數量,一方面增加魚塘溶氧,另一方面提高水體的保溫能力,提高水溫,一般冬季水質透明度為40~50厘米,如果透明度過大,*好在臨封冰前選擇連續的晴天進行適當肥水。
可先施用泰緣水得金(250克/畝·米),凈化水質和補充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然后潑灑熱水化開冷卻后的碧奧雅肥水伴侶(1000克/畝·米),補充氮和鉀等,配合施用碧奧雅促藻菌(80~100克/畝·米)。
冬季水溫在10℃以上時,越冬期補充投喂精飼料,保證魚體的豐滿程度、身體組織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標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因此,建議養殖戶朋友在連續晴天水溫較高、魚類活動增強時,可進行適當投喂,特別是存塘量大的池塘,一定要注意合理投喂越冬料,增強魚類體質,以免開春因體質弱引發疾病造成經濟損失。
對于已達到商品規格的水產養殖品種,在價格合適的時候,應及時賣魚或者賣一部分,一方面可以降低池塘的密度,減少池塘負荷,同時降低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可間接增加水中溶氧,使魚兒更能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