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技術服務分類:
全部 案例專欄 技術專欄
弧菌反復超標問題出在哪?只有從問題根源入手才不會徒勞!

對蝦弧菌病是對蝦養殖過程中*為常見、危害*大的細菌性疾病之一,由于弧菌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感染率可達100%,發病嚴重的蝦池死亡率可達90%以上,若是在養殖中后期栽在弧菌上,那可真是倒霉透頂了。在實際養殖生產過程中,有部分池塘水體的弧菌總是超標,外用潑灑各種類型消毒藥物也好,內服神丹妙藥拌料也罷,弧菌依舊頑固反復超標,有種弧菌殺之不盡,沒幾天就卷土重來的感覺,很是頭疼。就下來,咱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弧菌的真面目,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⒎墙饎偛粔闹砘【瞧毡榇嬖谟陴B殖水體和水產動物體內的正常菌群之一,同時也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對蝦弧菌病是由弧菌屬細菌病原引起的,有研究表明,大多數病原性弧菌只有當養殖環境惡化、對蝦體質衰弱抵抗力下降時,才大量繁殖,從而導致對蝦弧菌病的爆發和迅速蔓延,導致對蝦大規模死亡?;【虏∈峭ㄟ^黏附在對蝦體表,然后侵襲到體內,進而在體內增殖并分泌毒素。黏附是感染的第一步,當蝦體表因為寄生蟲寄生或其他因素有傷口,或者水質差導致蝦體表粘滑保護膜消失時,對蝦就極易感染弧菌?;疾ξr攝食量減少,甚至不攝食,活動能力減弱,行為異常,早期為紅腿紅尾、紅須斷須、肝胰臟發紅、腸胃發紅等癥狀,后期多表現為空腸、空胃、肝胰臟萎縮、紅體、偷死等癥狀。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可知,弧菌雖然頑固但也并非拿它沒有辦法,許多常見的抗生素、消毒藥物均對弧菌起作用,然而長期使用這些藥物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也會降低對蝦自身的免疫力,更為嚴重的是,對蝦體內的藥物殘留和由此產生的多種耐藥性病原菌株對人類健康也會造成威脅。顯然,長期使用這種方式來消殺弧菌,既不利于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又無法滿足人們對無藥物殘留的綠色水產品的需求,更與國家的環保政策相去甚遠。那么,面對弧菌我們就沒轍了嗎?看清弧菌“真面目”,防治有招從上文可知,弧菌并非十分可怕,池塘里并不是有弧菌就一定致病,針對那些弧菌易反復超標的池塘是時候考慮一下池塘的環境是不是太惡劣了,當弧菌遇到池塘環境差,而對蝦體質又弱時就開始洋洋得意,肆意妄為了。所以,預防弧菌感染的要點是:保障對蝦良好的生存環境和提高對蝦體質。1保障對蝦良好的生存環境這個生存環境就是池塘的底質和水質,由于底好水才好,所以關鍵是保證底質環境好。每年養殖結束后,應做好干塘清淤、曬塘、清塘工作,改良底質,堵漏防滲(防止病原菌“串聯”傳播),為對蝦成長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養殖過程中定期改底也必不可少。定期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降解底部大分子有機物,使沉淀懸浮再利用,疏松底泥,同時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促進底部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另外,由于底部有機質的大量分解會消耗很多溶氧,*好配合使用360云補鈣氧顆粒來促進改底效果,尤其是夜間*易缺氧的時候。使用單過鉀改底產品12小時后,可根據池塘菌相、藻相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泰緣清淤+乳酸菌”調菌相、進一步改底,可補充有益菌,有效解決黑臭底質,促進底部菌相平衡。天晴時,再使用“氨基酸顆粒+促藻菌”進行肥水操作。另外也可考慮養殖全程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這是上海泰緣創新研發的“新材料+生物”的環保產品,高活性微生物通過掛袋富集并持續性大量繁殖,在降低水體黏性、凈化水質、提高水體透明度和溶氧的同時,可有效抑制養殖水生動物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減少病蟲害發生。如果池塘可以保持良好的底質水質環境、微生態系統保持穩定平衡狀態,弧菌就沒有大量繁衍的機會而只是維持較低的水平,甚至難以存活。2提高對蝦體質蝦苗質量是提高養蝦成活率及產量的關鍵因素,投放優質、不攜帶病原菌的蝦苗不一定可以百分百養殖成功,但劣質、帶有病原菌的蝦苗一定難養。另外,在養殖過程中還應注重科學喂養。在不浪費的前提下提供優質的高蛋白飼料,促進其形成健壯的體格,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寡糖類保肝護腸產品,提高對蝦的抗病力。整個養殖過程投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烈日條件下少喂;投餌1個半小時后對蝦空胃率高(超過30%)的應適當多喂;水溫低于15℃或高于32℃時少喂;風和日暖時多喂,大風暴雨(7級以上)、寒流侵襲(降溫到5℃以下)時少喂或不喂;對蝦大量脫殼當日少喂,脫殼一天后多喂;水質良好時多喂,水質變劣時少喂;池內生物餌料充足時可適當少喂。那么,對蝦已經感染了弧菌怎么辦?雖然一旦感染(養殖環境已經不好了),疾病傳播速度很快,而且死亡率高,但是也不要慌,記住下面的處理思路綜合處理就可以盡可能地降低損失:改底抑菌解毒切斷傳播途徑,內服抗生素治療感染癥狀,提高對蝦體質。建議前兩天先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進行改底,第三天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50%規格的粉劑和片劑(各250克/畝·米)抑制和殺滅弧菌,降低水體粘性,凈化水質。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池塘底部有機質積累較多、底質差,初次使用好的改底產品后,底泥會變得疏松,會釋放大量的塘底有害物質和被底泥封存的氣體,容易造成底棲對蝦的應激反應,水體表面可能也會有泡沫產生。所以,如果是初次使用泰緣的單過鉀產品,建議剛開始少量多次。如果泡沫較多,建議干撒抑菌凈水寶,解毒并降低水體表面張力。

秸稈處理老大難,怎么樣讓它變成“香餑餑”?

秸稈禁燒是每年大氣污染防治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是東北三省等糧食產量大的地區,秸稈資源豐富,僅黑龍江一年的秸稈產量就達到了1.3千萬噸。      近日,黑龍江省級財政投入43億元全面整治秸稈焚燒現象,去年,黑龍江也已經發布了3000多萬元鼓勵秸稈焚燒治理地區,可見秸稈禁燒工作刻不容緩。       秸稈焚燒污染空氣        眾所周知,“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是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一大內容,也是各地需要攻克的難點之一。                         對于農業生產而言,焚燒秸稈主要是利于灰肥回田,解決下一季耕作困難。然而,沒有組織集中焚燒秸稈,不可避免會帶來嚴重的環境空氣污染。        農作物秸稈中含有污染大氣環境的因子,焚燒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指數達到高峰值。              剛收割的秸稈尚未干透,經不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及煙塵,在陽光作用下還可能產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           因此,整治露天焚燒秸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氣質量。                                     秸稈還田弊端凸顯燒,污染空氣;不燒,沒法種地。那么秸稈該如何處置呢?前些年,因為秸稈禁燒,農村開始大規模推進秸稈粉碎后還田。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后,還田的弊端也逐漸凸顯出來。       一是難以腐爛,在北方,氣溫低,這個問題就特別明顯。秸稈還田后只有腐爛分解了,才能不影響耕作和作物生根發芽,才能釋放養分。如果腐爛不充分,土壤中摻入大量“生”秸稈,難免會影響當季作物的生長。                                二是病蟲害問題,秸稈還田后病蟲會進入土壤,增加治理難度,且可能會根據還田的次數越積越多,影響收成,或導致農藥使用量增加。而土壤用農藥往往是高毒農藥,農藥殘留勢必會影響作物品質。                                三是經濟性差,秸稈還田會增加農民的額外支出。秸稈在土壤中腐爛會消耗養分,需要增加氮肥施入量。這沖抵了秸稈帶入養分所節約的費用。秸稈粉碎還田需要使用設備,需要作業費用、翻耕碾壓費用、額外增加農藥使用量產生的費用,這些支出直接影響了農民秸稈還田的積極性。                        那么,如何更合理地處置秸稈,讓它大有用途呢?不妨了解一下泰緣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泰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變廢為寶,“老大難”變“香餑餑”                            上海泰緣生物自成立以來就把“組織一切有效資源,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作為企業的一大使命,于2017年著力開展河南葉縣的扶貧項目,利用秸稈深加工生產抗旱保墑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和生物絮團。               抗旱保墑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可廣泛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綠色種植,拋荒土、礦區土壤、鹽堿地、沙漠化土壤修復,農田修復和增肥等;                               生物絮團可用于工廠化水產養殖,精養池塘,河道湖泊治理,污水處理,景觀水處理,城市餐飲垃圾和污水廠污泥處理,污泥減量,家畜養殖場糞便處理等。                       泰緣的這項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成功使秸稈變廢為寶,讓“老大難”變成了“香餑餑”??捎行Ы鉀Q秸稈焚燒和現有秸稈還田利用率低和水土污染問題(土壤酸化和地下水污染)、病蟲害問題以及農藥使用加劇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改善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污染問題,從技術層面深層次減少環保危害。               自2017年“田園綜合體”概念的提出,上海泰緣希冀通過專業與努力,打造田園綜合體,造福一方。農田附近若有水源,可朝著“稻魚共生”的生態莊園的方向前進。               稻子收獲后,秸稈用生物技術處理后,一部分還田做生態有機肥,一部分做成復方水處理材料,既可用來凈化養殖池塘,又可用于河道湖泊治理等其他環保用途;而魚、蝦、蟹產生的糞便被快速轉化為作物可以吸收的營養,再次還田,從而實現綠色健康的循環農業。            這樣一個資源可循環再利用的生態系統,既適合小農戶在小型的田地和水塘上作業,創造遠超常規農業的經濟價值,又可集團操作,打造成集循環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形成穩定的綜合發展模式,在同樣的土地上產生更大的效益,不僅變廢為寶解決了水土資源的環保問題,也解決了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問題,創造可觀的循環經濟效益,造福國家和老百姓。

進入冬季,水產人做好這些準備讓魚兒好過冬

進入冬季,寒潮持續侵擾,水溫降低,養殖魚類活動緩慢,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能力減弱,這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魚兒受傷發病,甚至死亡。為了規避風險,水產人應未雨綢繆,提前采取措施。觀察市場行情,已達到商品規格的魚兒盡量在越冬前出售,若池塘沒有存魚,可做好干塘、曬塘、清塘工作,為來年高產穩產做準備。若已打算來年售魚的養殖戶,請至少做好以下準備讓魚兒好過冬。1全面改底經過一年的養殖,池底積聚大量有機質,分解需要消耗水體底層溶氧,若底層溶氧無法滿足魚類的基本生存需要,出于本能,魚兒便會游到上層溶氧相對充足的區域,但冬季表層水溫低,容易造成魚體凍傷。同時,底泥有機物厭氧分解產生的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中間產物也易使魚類中毒,造成魚體質及免疫力下降。因此,越冬前應進行全面改底,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使池塘底部淤泥中的殘餌、糞便等有機物得到有效分解,減少有毒物質殘留,降低底部耗氧,為魚兒提供一個良好的過冬環境。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可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短鏈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效率;同時還可以使底部保持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促進底部有益菌生長,保持菌相平衡,從而促進底部有機質的分解。必要時可搭配泰緣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緩慢持續增加水中溶氧,促進改底效果。2適時解毒冬季溫度降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減緩,越冬前后魚病也明顯減少,但適應低溫環境的部分細菌和真菌仍潛伏在水體中,如細菌類的水型點狀假單胞菌、真菌類的水霉菌等,一旦侵入魚體容易導致豎鱗病和水霉病的發生,尤其是拉網過后,易導致魚體機械性損傷,魚病多發。因此,建議入冬前尤其是拉網后,應根據池塘具體情況對水體進行適當消毒。建議使用泰緣25%或50%規格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消毒配方粉劑,對水體進行解毒,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12小時后應注意補充微生物制劑,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復池塘的微生態平衡。3提高水位水在4℃時密度*大,當氣溫和表層水溫都向4℃靠攏時,表層水的密度增大,由于重力作用下沉到池塘底部。當氣溫和表層水溫低于4℃并繼續下降時,則表層水密度降低,一直停留在表層,直至結冰。水的這一特性,為魚類安全越冬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青、草、鰱、鳙、鯉、鯽、魴等主要養殖魚類,在水溫1-38℃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就算是在表層結冰的越冬期間,也可以在水溫為3-4℃的池塘下層水體中安全越冬。但若池塘水淺,冰雪天氣來臨時,水溫驟降,易導致部分養殖魚類不適應。因此,越冬池不結冰的水體水深應在2-2.5米以上,有利于水體分層的形成,使魚類能夠集中在深水位越冬,保護魚兒不被凍傷。4加強喂養管理冬季水溫降低,養殖魚類活動量減少,吃食量降低,有的甚至停食,隨著進食量的減少,魚兒體質下降,抗病力減弱,體內脂肪儲備減少,抗寒凍能力減弱,得病率上升。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謹慎投喂,并加強管理。室內越冬池,平時投喂不宜過飽,過飽易引發腸胃病,以七八成飽為宜。同時減少投喂量可避免飼料沉積造成水質變壞。平時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監測水溫、水質,防止缺氧和水質變壞。而露天池除白天暖和時針對少數品種投喂外,一般不投喂。5保證溶氧來源越冬池封冰后,冰層阻礙了水體和空氣的氣體交換,水中溶氧來源主要依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保持水中一定數量的浮游植物可不斷補充水中溶氧,滿足越冬魚類的需要。越冬池注水時,應保證水中有一定數量的浮游植物,可通過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為引種之用。如果越冬池水質清瘦,應在臨封冰前選擇連續的晴天進行適當肥水,以免藻類過早繁殖??上仁┯锰┚壦媒?250克/畝·米),凈化水質和補充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然后潑灑熱水化開冷卻后的碧奧雅肥水伴侶(1000克/畝·米),補充氮和鉀等,配合施用碧奧雅促藻菌(80~100克/畝·米)。對于不結冰的水體,冬季還可以使用增氧機械和化學增氧劑(如泰緣360云補鈣氧顆粒)來增氧,但不宜使用涌浪機等促進水體上下層強對流的機械,以免打破水體分層,造成底層水溫下降,不利于魚兒越冬。另外,在越冬期間,為了增加冰的透光率和冰下水體光合作用的產氧量,下雪過后需要及時清掃。

養殖結束,再忙也要做好清塘,關系來年養殖收益!

現階段各個塘口魚蝦蟹賣的差不多了,即將開展下一步工作——清塘,可別小看這一步,它可是全年養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關系著養殖成敗。一個養殖周期結束,清理池塘,為下一個養殖周期做好準備,是一個養殖周期的第一步。清塘不僅僅是殺滅野雜,還要解決池塘的“四化”問題,即有機化、還原化、酸化、毒性化。經歷一個周期的養殖,池塘底部往往富集大量的殘餌、糞便、腐爛的水草等有機質,這些富余的有機質分解轉化必然會消耗大量溶解氧,長期處于缺氧的環境會造成池塘底部無氧呼吸增加,導致還原性、酸性增強,再加上池塘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殺藻、殺蟲藥也會慢慢積累到底層環境中,造成底泥毒性越來越大。因此,在一個養殖周期結束后適時開展清塘工作為下一個養殖周期做好充分準備非常有必要。 養殖池塘清塘三步曲 “干塘、清塘、曬塘”是廣大養殖者在實際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較為直接且有針對性的準備工作。1干塘清淤待水產動物出池后,排干池水,用挖掘機清理淤泥,保留10~20厘米厚度的淤泥作為“耕作層”,方便肥水和種草。池底淤泥過厚浪費空間,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酸化度高;淤泥過淺則容易導致底部不穩,水難肥。2充分曬塘干塘清淤后曬塘,一是為了利于陽光紫外線消毒殺菌,二是讓池底的有機質充分接觸空氣,氧化大部分還原物質,以補償養殖過程中欠下的氧債。依天氣及池底條件,干曬15~30天左右,以底泥表面出現大量2~3厘米龜裂,淤泥被曬成灰白色或黃色,人行走在泥面輕微下沉且能看到腳印不滲水為宜。若不放心,還可挖取20厘米深度的底泥,觀察是否還有黑色淤泥,若有則說明有機物未被充分氧化,需繼續曬塘。3清塘解毒充分曬塘后,建議采用生石灰帶水清塘,一次性加水40~60公分,通常將生石灰(100~150千克/畝·米)裝入船艙,加適量水后趁熱全池潑灑。根據情況自然等待一定時間后,撈出或吸出漂浮臟污,測pH,pH偏高時加碳酸氫鈉(小蘇打)或有機酸調整到合適范圍,然后施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500克/畝·米)進行解毒和抑菌。強烈建議不要使用氯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劑清塘,免得為中后期留下大量隱患,如導致水體發粘、底泥板結等。如果池塘曾經用過農藥,建議施用泰緣15-3%抑菌底安(0.5克/立方水體)搭配水得金(0.5克/立方水體)進行解毒。用茶籽粕清塘的話,用后加水60公分以上,再施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500克/畝·米),12小時后施用泰緣清淤(150克/畝·米)搭配360云補鈣氧顆粒(300~500克/畝·米),達到抑菌、解毒、增氧和平衡菌相的目的。

近期火爆朋友圈的水生態修復袋為何物?答案來了…嚇skr人了!

上周小編推出《2019水產人有福了!有了它再也不用三天兩頭殺菌調水了》一文后,后臺收到很多養殖朋友的留言,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泰緣水生態修復袋到底為何物。泰緣水生態修復袋采用微生物營養輔酶、生物絮團等復配特效有益復合菌種、酶外層包裹仿生布適用于淡海水(魚、蝦、蟹、蛙、貝等水生動物)育苗和養殖全過程水體產品具有以下幾大功效1、生物富集緩釋,長效凈水和保水水體懸掛設計有助于實現有益菌的高密度富集,同時可持續6個月以上向水體釋放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及其繁殖所需的生物促生劑,提高菌的總量和活性,促進養殖環境生態修復并維持其平衡。2、激活土著微生物,原位消除污染特殊的生物促生劑等可選擇性激活水體的土著微生物,促進其消耗多余的氮、磷等,加速水中有機物降解,減少水體顆粒有機污染物在池底的蓄積,有效控制氨氮、亞硝酸鹽等,同時增強水生動物的免疫和抗病力。3、維持水體有益菌群總量當水體富營養化時,原位激活微生態系統,確保微生物不會因為排換水而損失,保證其微生物凈化能力不被破壞,即使在大量排換水后,池塘內的微生物凈化能力依然存在。4、抑制弧菌、真菌、霉菌等,增強免疫及促生長高活性微生物通過掛袋富集并持續性大量繁殖,在迅速消除水體黏性、凈化水質、提高水體透明度和溶氧的同時,可有效預防養殖水生動物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減少病蟲害發生。5、輔助肥水及穩水輔助肥水、穩水,對溫棚養殖等低溫水體有特殊的保水、護水功能。6、快速改水、除臭,抑制有害藻繁殖快速改善“黑水”、“紅水”、“濃濁水”、“老綠水”和“白濁水”等不良水質,有效清除和抑制有害藻。7、凈化養殖廢水,實現原位生態修復本品在快速向水體補充有益微生物的同時,也給養殖廢水中的土著微生物持續提供營養物質,激活并使其快速繁殖。通過微生物的有氧反硝化作用和高效食物鏈的建立,就地處理污染物,實現原位修復,恢復水體自凈力,使養殖廢水循環再利用或達標排放。實際效果如何,看案例見分曉客戶余老板微信反饋截圖具體情況如下客戶:余老板  海南三亞梅山鎮池塘條件:三口塘,大塘是七畝高位池,水泥壁沙底,水深1.4米水質及蝦體情況蝦體:2018年10月17日,投放草蝦苗80萬,現每餐投料60斤,每天4餐。水質:蝦塘排污較差,水體濃濁,黑泥面積近兩畝,靠近中間排污的位置有2-3公分的黑泥。11月3日做過改底。掛袋時&掛袋后情況1、1月8日,大塘掛水生態修復袋28個,同時潑灑“BS清底”8包+“BS凈水”6包+“BS專用激活劑”3.5公斤。2、1月10日,水色開始好轉,對蝦攝食正常。3、1月11日,上午檢查時發現大塘的黑泥完全消失,料臺十分干凈,蝦體色和活力都非常好。投喂蝦料每餐從45斤增加到60斤,每天4餐。增氧機打出來的水花像剛肥好的水一樣,清澈透明,水色十分漂亮。4、1月17日,12:00-19:30突然停電,每口塘只能斷斷續續開兩臺增氧機。掛袋的大塘里的蝦吃料依然正常,沒掛袋的兩口小塘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吃料慢和減料現象。說明掛袋池塘溶氧充足,對蝦免疫抗應激力強。

池塘排污差、水濃、發粘,蝦活力差耗蝦嚴重怎么辦?

養蝦先養水,水體是蝦的主要生活環境,水質的好壞直接涉及到蝦的生長發育及存亡,進而影響到養殖產量及生產效益。那么,池塘排污條件差,水質底質嚴重惡化,蝦體色發紅活力差,該如何處理? 我們來看一則案例↓↓↓ 客戶:劉老板 海南陵水縣池塘條件:3畝水面、4畝·米水體,膜壁沙底。水質及蝦體情況:水質:蝦塘排污較差,水濃、發粘,亞硝酸鹽濃度超標,水質底質均嚴重惡化,料臺臟重。蝦體:放苗70多天,分塘后不足30萬苗。掛袋前蝦體色發紅活力差,每天耗蝦80-100斤。處理方案:1、1月18日,大塘掛水生態修復袋8個,同時投加“BS清底”4包+“BS凈水”3包+“BS專用激活劑”3公斤。2、1月20日,水色濃濁,1月21日,水色開始好轉。3、1月22日,耗蝦開始明顯減少,體色也從原來的發紅開始轉變為白了。4、1月23日,上午水色開始變清爽,料臺也干凈了,同時對蝦體色和活力都明顯改善,耗蝦減少到十幾斤。亞硝酸鹽指標沒有發生變化。5、1月30日,客戶反饋掛袋一周,每天耗蝦量減少,控制在一斤以內,蝦活力非常好,水色也很漂亮。

余氯對養殖有致命危害,池塘檢測出余氯怎么辦?

很多養殖朋友長期以來大量使用有害的氯制劑、甲醛、戊二醛和季磷鹽類等有二次殘留產品,導致池塘嚴重污染。又因為飼料的大量使用,導致水體嚴重富營養化。其結果是造成養殖過程中病害不斷,從而導致抗生素濫用,進一步破壞生態環境。就拿使用氯制劑導致余氯殘留的情況來說,不同品種、規格的魚類,水溫條件不同,致死濃度均有差異,在常見的四大家魚養殖過程中,余氯的濃度大于0.2mg/L就可能導致魚類的急性中毒死亡。余氯對鰓有損傷作用,能夠使鰓組織發生病變。余氯污染中毒死魚特征:體色發白,體表黏液增加;鰓顏色變淡,鰓絲發白,鰓上皮受破壞體形彎曲;水體及魚體有漂白粉氣味。那么,當檢測水質時發現池塘有余氯怎么辦?莫慌,前輩的處理經驗獻給您。消除余氯,提高苗種成活率山東文登、江蘇如東和金壇養殖戶,干塘曬塘時大量使用漂白粉,進水消毒時使用強氯精、二氧化氯,放苗前檢測水質發現余氯。使用泰緣抑菌凈水寶配合抑菌底安后,水體中的余氯被有效氧化成無害價態。與未經過這樣處理的養殖池塘相比,苗種成活率明顯提高。評注:泰緣抑菌凈水寶和抑菌底安采用高級氧化技術,分別針對水體和塘底進行解毒和修復微生態,有效降解氯胺殘留、多氯聯苯、多環芳烴、農藥、染料(如孔雀石綠等)、藻毒素等環境危害大、生物法降解難度大的污染物,使被污染的池塘逐漸回歸健康狀態。

水產人注意了!大棚養蝦千萬別忽視了這項工作

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往往是通過建立相對封閉的溫室大棚養殖環境,投喂優質的配合飼料,維持水體高溶氧,人工調節換水等方法獲得高養殖產量。而為了保證產量,高密度放苗十分常見。因此,養殖過程中日常的底質管理不容忽視。大棚健康成功養殖案例 客戶:張老板 江蘇如東何丫村溫棚:35個平均面積:44m×9.5m/棚平均水深:0.7m/棚養殖品種:南美白對蝦2015年3月23日放苗,密度為4.5萬尾/棚。放苗時潑灑應激補鈣產品,蝦苗整體適應性較強。投苗第二天開始投喂人工開口餌料,并及時補充小蝦苗所需能量提高其體質。一周后,發現水質偏瘦,多次肥水肥不起來。上海泰緣建議張老板先改底解毒后肥水培藻。先使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如20%解毒底安,100克/棚)進行改底,提高池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有效降解清塘時使用其他產品殘留的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并形成底泥蓬松的良性氧化表層,促進底部和水體之間的正常物質能量循環,為有益菌的生長繁殖提供溫床;然后再肥水培藻。蝦苗5~6公分前,每隔一周使用一次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200克/棚)進行改底解毒,次日補菌,可有效抑制弧菌、有害藻繁殖,維持菌、藻相平衡,水質穩定。投放蝦苗40天后,每隔3~5天使用一次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300~500克/棚)進行改底解毒,次日補菌。60天后,基本以補菌肥水為主。6月4日左右出蝦,40尾/斤,700~800斤/棚。評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可有效降解農藥、氯制劑、抗生素殘留以及各類藻毒素等生物毒性大的物質,提高塘底ORP,改善不良底質,并通過配合使用有益菌的模式使菌相平衡,進而促進藻相平衡。定期預防性使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有益微生物”的水處理模式,使養殖水體始終處于微生態平衡狀態,切斷有害菌、藻和病毒的暴發條件,促進成功養殖。

氣候溫差大,一大波池塘“紅黑水”現象卷土重來!

你的池塘出現過紅黑水嗎?方法再多都不如案例直觀,和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客戶:湖州吳興區東林鎮 王老板養殖面積:180畝養殖品種:黃顙魚、白魚池塘情況:每年進入晚春,天氣突變溫度升高,導致藻類死亡,水體有機物過多,聚毒層積累,常出現紅黑水現象,魚攝食減少。上海泰緣推薦王老板解毒底安配合泰緣清淤使用。該客戶從4月起在50畝池內,每10-15天定期使用解毒底安(250-300克/畝·米);出現紅水、黑水時,第二天連用泰緣清淤(150克/畝·米)配合微量元素,隔5天再用1次用量相同。上半年該50畝池的水質指標正常,藻菌相平衡,魚吃食正常,水色穩定。相比之下使用其他廠家過硫片的130畝池,水體常出現紅水、黑水、云片狀水,因此王老板也改用泰緣的“解毒底安”+“泰緣清淤”組合使用,水色慢慢轉變正常,魚吃食也逐漸恢復。接下來180畝池全程解毒底安配合泰緣清淤使用,一年下來未出現紅水、黑水現象,藻菌相基本保持平衡,氨氮、亞硝酸鹽濃度偏高的問題也得到有效控制。底好才能水好,水好魚自然就好,王老板夸贊道:“用了‘泰緣解毒底安’,今年養殖用藥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效益增加三分之一,真貨到底還是真貨!”評注:泰緣解毒底安可有效降解各類藻毒素,改善池塘底部環境,搭配泰緣清淤進一步降解有機物,建立底部菌相平衡,起到雙重保障作用。

低溫肥水困難怎么辦?這個海水混養池塘用了這種方法

藻類是水體中原始生產者,是水生食物鏈*基礎和重要的一環,同時藻類的光合作用還提供水體中約75%的溶氧,是養殖魚蝦蟹正常呼吸的重要保障。若水體肥度不夠,藻類生長不好,溶氧不足,則會導致水環境惡化,水體營養無法正常循環,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大量沉積,從而導致病害的發生,*終引起養殖動物大量死亡。低溫肥水難的幾個關鍵因素溫度低,大部分藻類生長緩慢,水體藻類單一。清塘過后或者新池的水清瘦,缺乏藻種,未施基肥。開春陰雨天多,光照弱。水中浮游動物、青苔多。水體有機質多、水渾、重金屬或者藥殘毒素重。施肥種類單一,缺乏藻類必要的營養元素,低溫時,一些固體的化學肥料利用率低。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則案例地址:浙江三門縣養殖戶:沈老板養殖面積:20畝養殖品種:混養小白蝦、青蟹、南美白對蝦池塘情況:在氣溫較低時出現肥水困難的情況,用了很多肥水產品效果仍不明顯。用泰緣解毒底安后,水中藻類開始大量繁殖,以硅藻門的舟型藻為主,水色呈淡土黃色。評注:解毒底安可以將池塘過多的有機質分解成無機物,使塘底沉淀物變廢為寶懸浮再利用,加上產品中的碳源,形成有機絮團,吸附和增益有益微生物,從而實現菌藻平衡。

官方小程序泰緣云堡
與泰結緣 凈享人生
與泰結緣 笑傲江湖
  • QQ咨詢
  • 電話咨詢
  • 18321836058
  • 13816330282
  • 18217284152
  • 021-67801183(93)
免费啪视频观在线视频2020_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_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_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