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產養殖中,養殖水體中的藻類大量或全部死亡,導致水色驟然變清或變濁,甚至變紅的現象,我們稱為“倒藻”?!白兯币卜Q轉水,一般發生在陰天或雨天,由于光合作用停止、藻類大量死亡引起的。藻類死亡后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溶氧,有些藻類死亡后甚至會產生毒素,此時池塘內氧氣嚴重不足,氨氮含量會迅速升高,引起水質敗壞、發臭,水體變色、變清,這將給水產動物帶來滅頂之災。 由此可知,若池塘出現倒藻不及時處理,當養殖水體產、耗氧能力嚴重失衡,水體自凈能力嚴重不足時,就易出現“變水”、“轉水”。當下正值養殖高峰期又恰逢大雨暴雨頻發的特殊時刻,養殖戶應格外重視池塘的底質水質管理。防治有招預防倒藻我們可以從日常管理著手:1、定期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進行改底、解毒和修復微生態。必要時可配合芽孢桿菌、乳酸菌等微生態制劑來調控水質,調節菌相和藻相。此外,在養殖過程中應盡量少用甚至不用氯制劑和季磷鹽等有繼發危害的產品。2、適時追肥,過早容易導致水肥,過晚則容易脫肥,一般情況下,四大家魚池塘水體透明度在45厘米左右時追肥正好。建議不要使用化肥和顆粒性有機肥(如雞糞、豬糞等)肥水。3、發現藍藻和裸甲藻時,采取“殺滅一部分,抑制大多數”的原則:通過對底質水質的改善、菌相的培養,促進小球藻、硅藻等有益藻的生長,培養良好的藻相,從而實現藻相平衡。當藍藻和裸甲藻問題嚴重時,首先必須改底養底,然后在下風口等藻類密集區,對藍藻和裸甲藻進行局部滅殺和抑制,只要控制其不成為優勢種群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質。不建議盲目殺藻,好藻壞藻都殺掉的同時,也破壞了水體和底質的環境,即使后期再補充微生物制劑,也很難達到長久的微生態平衡。采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的池塘后續還會出現各種問題,長此以往養殖環境惡性循環,勢必嚴重影響養殖產品的品質和產量。殺蟲劑、殺草劑、消毒劑的使用也是一樣,要慎重!4、若有條件,可實時監測水中溶氧、pH值、總硬度、總堿度等,方便及早采取措施。5、此外,養殖全程可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持續修復水體、提高池塘自凈力、改善水生動物生長繁殖環境,進而實現養殖水生動物健康成長。該產品在水中可持續6個月以上發揮有效作用,水質底質可長期保持較好的狀態,有效控制有害菌暴發,減少其他用藥;水生動物活力變強,生長周期縮短,畝產量大幅提高。綜合成本變低,利潤大幅提高,一經推出,好評如潮。很多客戶反映,采用這樣的預防措施,不僅不會出現倒藻,而且水質一直保持很好的狀態,不出意外的話,一年下來幾乎沒有什么養殖問題。這其實就是我們所提倡的綠色生態養殖模式。那么,如果雨后出現倒藻、轉水時如何處理?首先,全池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來持續緩慢增加溶氧,大水面池塘*好開啟增氧機。其次,使用泰緣水得金/安水/水毒消/360云滅藻毒雙凈解毒凈水,降解藻類過度繁殖及死亡產生的藻毒素,快速解毒、抗應激;同時可干撒泰緣常用改底產品(200-250克/畝·米)進行改底解毒,實現沉淀物懸浮再利用;晚上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進行增氧,鞏固氧化泥層。第二天,用塘水溶解1千克的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快速凈水,形成大量生物絮團;然后施用水得金微生態修復培養劑(500克/畝·米),凈水解毒,激活微生態;*后施用含有多種有益菌成分的泰緣清淤(150克/畝·米),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共同作用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后的底泥實現菌相平衡,進而促進藻相逐漸恢復平衡。
炎炎夏日*愜意的事莫過于跳進泳池中盡情享受清涼然而那看似清澈見底的水是否真的干凈呢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泳池中的有機物,比如人體排泄的汗液和尿液(尤其是尿液),與泳池中的消毒劑混合在一起產生的化合物三氯甲烷,有致癌危險。為調查“汗、尿以及其他有機物”與泳池中消毒劑混合在一起可引發的健康風險與患膀胱癌風險的關系,研究人員選擇1219名膀胱癌男女患者以及1271名非膀胱癌患者參與研究,觀測他們在飲水、游泳、淋浴時與加氯水的接觸程度。結果發現,泳池使用的消毒劑確實與基因受損聯系在一起,這種受損可導致哮喘、膀胱癌等疾病的發生。美國環??偩忠褜⑷燃淄榈亩拘远x為B2級,即為很可能的人類致癌物(充足的實驗室證據),其毒害主要作用于腫瘤、肝、腎和生殖。三氯甲烷生成原理目前游泳池水常用漂白粉、優氯凈、強氯精等含氯消毒劑消毒,當游泳者陸續進入泳池,游泳池水中有機物種類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包括人體的代謝物(如汗液、尿液、皮屑、油脂等)、各類化學制品(如防曬劑、護膚品、化妝品等)等,這當中不僅包括自然反應生成的有機物,也包含有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在適合的環境下它們都可能成為三氯甲烷等消毒副產物的前體物。這意味著如果你偷懶在泳池里小便不但會影響水質環境還可能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泳池中三氯甲烷的暴露途徑皮膚吸收、直接吞咽、經呼吸道吸入,是游泳池消毒副產物三氯甲烷的重要暴露途徑。研究表明,在游泳池環境中,通過口直接吞咽游泳池水所引起的暴露相對較少,而皮膚吸收和呼吸道吸入則是主要途徑,并且血液中80%的三氯甲烷含量是經皮膚吸收的,比呼吸道吸入更高,長期暴露在含有三氯甲烷的游泳池水中會對游泳者產生健康危害。更有研究表明,一旦經皮膚吸收或呼吸道吸入而進入人體后不通過肝臟降解,比直接吞咽攝入導致的致癌率更高。由此可知,游泳池水中三氯甲烷的暴露途徑帶來的危害具有隱蔽性,為了減少三氯甲烷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我們需要重點對水中三氯甲烷的濃度進行控制。不同國家/組織對泳池中三鹵甲烷的規定三氯甲烷作為三鹵甲烷中濃度*高的消毒副產物,縱觀全球,在對游泳池水質標準的制定中,國際上有部分國家對三鹵甲烷濃度做出了限值要求。其中國際泳聯(FINA)和德國的指標*為嚴格,明確規定三鹵甲烷不得超過20μg/L,英國和美國分別將其限定為100μg/L和80μg/L。我國建設部2007年頒布的《游泳池水質標準》(CJ 244-2007)對一些非常規指標做出了限值,規定三鹵甲烷不能大于200μg/L,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標準持平。來源:《游泳池水中三氯甲烷生消機制研究》??宋杰、曾曉嵐而2016年頒布的《游泳池水質標準》(CJ/T 244-2016)則將三氯甲烷的限值設定為100㎎/L,但未將其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來源:《游泳池水質標準》(CJ/T 244-2016)2019年頒布的《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中規定,人工游泳池中的三鹵甲烷(THMs)濃度不宜高于200μg/L。來源:《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泰緣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劑非氯無三致消毒副產物 更安全游泳池中三致消毒副產物的存在恰恰說明當下游泳池含氯消毒方式亟需改善。我們應在保證有效消毒的前提下,尋找更加安全的消毒方式。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堪稱“綠色化學”集“安全和高效”于一體的“第五代新型消毒劑”—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備受推崇。在游泳池消毒領域,歐洲很早就開始用單過鉀產品做游泳池的水處理劑,*新版標準是2014年3月1日通過的EN 16380(處理游泳池用水的化學試劑-單過硫酸氫鉀)。上海泰緣生物研發的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劑以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為主要成分,具有非氯、高效、環保、安全的特點,成功入選“2020年度上海市第一批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并被納入實施政府首購。在游泳池消毒上的應用,可按照1千克產品溶于200升水的比例配制消毒液,通過定量或自動投入方式,消毒60分鐘即可。
高溫季節也是藍藻的暴發期,養殖戶處理不慎,易導致水產動物大量死亡,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加上近幾年殺藍藻神藥被曝跌落神壇,養殖戶更是不敢輕易殺藻,眼巴巴看著滿塘綠,卻無從下手,很是頭疼,幾乎達到“談藍色變”的境地。藍藻又叫藍綠藻、藍細菌,喜高溫,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且pH值較高的水體中??稍跇O端不良的環境中出現,對溫度、鹽度升高,照度、養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氫出現等不良環境有較強的耐性。藍藻喜低氮高磷環境,藍藻有些種類具有固氮能力,能夠利用空氣中的氮氣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從而改變水體中的氮磷比,所以藍藻的發生和水體的營養元素比例失衡也有很大關系。另外,藍藻喜生長在靜止的水體中,流動性水體藍藻暴發的概率遠小于靜止水體。藍藻暴發的危害1、藍藻難消化,水產動物食欲減退藍藻難以消化,魚類不喜攝食,利用率低,若魚類和其它水生動物誤食后不僅難以消化,還會影響對其他餌料生物的利用。2、溶氧降低,水產動物缺氧死亡一方面藍藻大量繁殖,夜間呼吸以及死亡藻類的分解,消耗了水體大量溶氧;另一方面由于藍藻過度繁殖,抑制其他藻類的生長,藍藻死亡造成水體中浮游植物銳減,缺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氧少;再者,藍藻富集在水體表面阻隔了空氣中的氧進入水體。多種原因導致養殖水體溶氧嚴重不足,長時間處于缺氧或無氧狀態,*終造成水產動物泛塘、死亡。3、藻類單一,微生態失衡當養殖水體中的藍藻形成**優勢種群時,池塘的通風和光照條件持續惡化,有益浮游生物種類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其它藻類的光合作用被阻礙,擠占水產動物易消化藻類的生存空間,使水體中的絲狀藻類和浮游藻類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死亡,藻相平衡受到破壞。4、產生藻毒素,危害水產動物多種藍藻在生長和死亡時會產生藻毒素,大量死亡時產生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敗壞水質,直接危害水產動物;另外死亡的藍藻釋放大量有機質,散發腥臭味,刺激了化能異養細菌的生長,其中大部分對水產動物來說是致病菌,從而進一步導致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的發生??茖W防控藍藻的措施| 預防措施 |由于藍藻比其他藻類更具競爭力,因此我們提倡“預防為主,防重于治”。在養殖過程中可采用以下預防措施:一、徹底清塘解毒可有效殺滅藍藻,降低藻種數量,避免大規模暴發。二、在線或定期監測水體氮磷、pH、溶氧、總堿度、總硬度等指標,使用好的調水改底產品,搭配合適的微生物產品,在水質底質健康和菌相平衡的情況下,藻相容易穩定和平衡。三、無論使用機械增氧,還是藥物增氧,保持水體較好的溶氧;另外,若外源水質良好,定期換注新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稀釋藍藻和藻毒素的濃度,暫時緩解水華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對早期的藍藻水華有一定的效果。四、養殖全程通過懸掛用紅糖浸泡并充氧活化后的泰爽水生態修復袋,定期補充泰緣清淤、水泰清、水得金微生態培養劑、乳酸菌、氨基酸顆粒等富含有益菌的微生物制劑,來降低藍藻及其他養殖病害的發生幾率。視水質情況可配合使用泰緣低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凈水改底效果更顯著。五、將水得金微生態培養劑、水莫愁2號生物絮團填充在用60~100目的尼龍袋中,懸掛在水中,根據養殖品種和養殖密度的不同,每畝掛1~3條,每袋裝250克~500克,自動向水體緩釋微生物所需營養和生物絮團,促進強大的有益菌相和藻相的形成。六、泥莫愁+肥·菌,定期使用,可有效控苔、控藻、壯草、補菌等。| 治理措施 |上海泰緣生物認為科學治理藍藻暴發的思路應該是:藍藻暴發時,不能一味地采用殺滅手段,而是采取殺滅一部分抑制大多數的原則,通過對底質水質的改善、菌相和藻相(培養小球藻、硅藻等)的培養來控藻,實現藻相平衡。要根治必須先改底,培養底部的菌相平衡?,F提供可用泰緣產品處理藍藻的六種方案:方案一:晴天上午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安藍等,300克/畝·米)改善和修復水體底部板結現象,恢復正常的碳循環;中午12點~14點在池塘下風口等藍藻集中處撒360云滅藻毒雙凈(200~300克/畝·米)殺死一部分,抑制大部分的活性;然后潑灑360多元有機酸(250~300克/畝·米)進行解毒,降pH;傍晚時注意增氧,因為藻類生長和死亡都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第二天施用由各種有益菌構成的泰緣清淤(150克/畝·米)補充底泥有益菌,然后再施用碧奧雅肥水伴侶(500~1000克/畝·米)配合活化后的促藻菌和乳酸菌,培養有益菌相;第四天水質水色全部變化。由于藍藻容易反復,建議經常發生藍藻的池塘30天使用一次滅藻解毒產品。方案二:泰緣藻毒雙凈/360云清/抑菌凈水寶白天化水潑灑,傍晚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360云補鈣氧顆粒連用2~3天,第四天施用碧奧雅肥水伴侶和泰緣清淤。方案三:上午施用一次泰緣云保/360云消,中午在池塘下風處水面干撒抑菌凈水寶/365安水,傍晚施用360云補鈣氧顆粒,第二天施用碧奧雅肥水伴侶和泰緣清淤,第三天菌相正常,第四天藻相恢復。方案四:將360云清水質解毒劑化水在一個大塑料容器里,用帶消防水龍的潛水加藥泵噴灑和擊打水面藍藻富集處,每畝米用量500~800克,然后潑灑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加完后繼續用水龍擊打水面,再接著潑灑紅糖活化后的乳酸菌。方案五:首先施用化水后的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解毒凈水粉劑(200克/畝·米),然后潑灑加水攪拌后的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絮凝劑(300克/畝·米),間隔6小時后施用紅糖活化后的乳酸菌。方案六:上午化水潑灑水莫愁和干撒泥莫愁,下午施用菲莙荹萪肥·菌(補充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有益菌等)。采用上海泰緣治理藍藻的新思路,不僅可以抑制藍藻,對水產生物也沒有傷害,其結果是:水體通透,底泥好氧菌層建立,微生態平衡修復,泥-水-大氣三方物質和能量循環恢復正常,是目前應對藍藻暴發的理想解決方案。
養殖進入高峰期氨氮、亞硝鹽偏高的現象又“卷土重來”那么氨氮、亞硝酸鹽超標該如何處理本期咱們就來點干貨~養殖池塘氮循環示意圖氨氮調節方案當水體氨氮、pH偏高時,嚴禁使用堿性產品,泰緣推薦方案:第1天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解毒凈水粉劑系列產品(抑菌凈水寶),配合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傍晚施用泰緣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鞏固調水和改底效果。第2天先施用主要成分為微生物輔酶、納米吸附材料的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來凈水并激活菌相,再施用富含多種有益菌的泰緣清淤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后的底泥中的好氧菌達到平衡;并配合主要成分為多株芽孢桿菌、乳酸菌、硝化細菌等的水泰清進一步降解氨氮。同時應注意監測溶氧,保持溶氧不低于5mg/L。應用上述方案的同時,再配合施用泰緣360多元有機酸,效果會更好。亞硝酸鹽調節方案1)因雷雨過后雨水帶入的氨氮化合物導致亞硝酸鹽超標時,可直接通過使用泰緣復合單過鉀25%系列解毒凈水粉劑和增氧方式控制和降低亞硝酸鹽指標。2)因底泥發粘板結惡化后,塘底釋放的亞硝酸鹽而造成的應激時: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搭配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來促進改底效果。第2天施用泰緣清淤。3)亞硝酸鹽超標,同時氨氮、溶氧都比較高時,基本上可判斷為水體和底泥菌相失衡,亞硝化細菌過剩,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等能夠降解亞硝酸鹽的細菌過少。此時宜采取以下方案:針對增氧條件不好的土塘: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解毒凈水粉劑系列產品(抑菌凈水寶),配合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鈣氧顆粒進行調水、改底;6-12小時后施用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水泰清+泰緣清淤,凈水、激活菌相,調節水體和底泥菌相;同時注意監測溶氧,保持溶氧不低于5mg/L;每畝塘根據養殖品種和養殖密度的不同,懸掛1~3條泰爽水生態修復袋,可長期穩水保水,有效控制氨氮和亞硝酸鹽;50畝以上較大水面可考慮每10畝塘懸掛2~3條泰爽水生態修復袋。針對增氧條件好的精養土塘: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解毒凈水粉劑系列產品(抑菌凈水寶),配合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進行調水、改底;6-12小時后施用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水泰清+泰緣清淤,凈水、激活菌相,調節水體和底泥菌相;每畝塘根據養殖品種和養殖密度的不同,沉底平鋪1~3條泰爽水生態修復袋,可長期穩水保水,有效控制氨氮和亞硝酸鹽。針對增氧條件很好的高位池、小棚蝦等,因水體溶氧高,水中基本不存在適合反硝化細菌生長的缺氧和厭氧環境。資本雄厚的養殖戶,可通過經常補加適量的硝化菌來調節亞硝化-硝化的菌相平衡;追求性價比的養殖戶,可以通過泰緣新產品來實現:用60~80目的尼龍網包,裝入0.5公斤水莫愁2號生物絮團,尼龍繩拴住吊到水中,每月填充一次生物絮團,一棚2個;每棚使用2~3條泰爽水生態修復袋,用60~80目的尼龍網包覆在外面后沉底,每造使用一次。氨氮、亞硝酸鹽水平較高后果很嚴重,應對時不能盲目采取措施:1、不能想方設法迅速降低他們的濃度,事實上,濃度突變產生的應激比短暫高濃度造成的傷害更嚴重。而且市場上相當一部分的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的產品主要成分都是吸附劑和離子交換劑(如聚合氯化鋁、明礬、硫代硫酸鈉、聚丙稀酰銨等),這些產品雖然可以很快降低水體中上層的濃度,但卻把他們濃縮聚集并沉降在池底,根本不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2、不能突然過量使用增氧劑,劇烈的放氧會加劇魚蝦的應激反應,而且從亞硝酸鹽中毒原理可知,此時大量增氧也不會解決缺氧問題。3、不能濫用微生物制劑,池塘微生態系統存在自身的平衡狀態,大量施用各種微生物制劑非但沒有起到調節菌相和藻相、促進微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反而會加劇微生物間的競爭,進一步破壞微生態系統,加劇水質惡化。
景觀湖青苔爆發會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下圖是上海泰緣生物技術人員在上海XX大學XX湖畔現場拍攝的畫面↓↓↓景觀湖治理前,照片攝于2020年4月25日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湖面上漂浮著大量青苔,湖底也是厚厚的青苔綠毯,水色難看,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生機。據了解,XX湖大概有25000平方面積,平日正常水位為1.2米,2019年8月之前湖水生態很好,水光瀲滟,是上海市地標景觀建筑,節假日對市民開放,很多游客來觀賞游湖。后來因施工改造,原來的水全部放空,魚兒被捕撈,等后來從河中新進水以后,水生態一直不好,大湖區、小湖區局部有自身擴繁的菹草且被青苔纏繞,其中小湖區一側2~3m寬的水生植物區域被青苔纏繞,湖底及湖兩側被水浸區域,均有大量絲狀藻覆蓋,人工連續打撈青苔6個月,并且越來越多。景觀湖水樣檢測數據如下:通過上述水樣檢測數據可知,水中總磷含量過高,按地表水分類標準屬于劣Ⅴ類。水體富營養化,尤其是磷過高,碳、氮、磷比例嚴重失衡,導致青苔大量爆發,pH值偏大。湖區水位偏低,導致湖區青苔受光照充足,大量繁殖,進而形成為水體污染。作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泰緣生物一直以來以“整合一切有效資源,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己任,通過整合國內外先進的水處理經驗,努力突破,創新提出三大核心水處理技術----“復合水處理”、“生物濾島系統”以及“微生態原位激活矩陣”技術。上海泰緣生物&上海交大環境學院環境修復聯合工程技術中心接到任務后,由交大環境學院何教授、泰緣生物宋工組織,白工、翟工、倪工等參與,制定了技術方案。本次水質提升項目,中心巧妙結合上述三大水處理技術,通過對外源性污染、內源性污染的控制,以及浮游動物、底棲動物、水生動植物的生態調控,以期在整個水系建立強大的預處理機制和自凈機制,實現厭氧、兼性和好氧分解及藻相吸收的立體全方位水處理機制,有效解決各類污染因子、水體富營養化造成的污染因子、藻類問題、水質渾濁問題等。運用上海泰緣生態水處理技術三天后效果明顯上海泰緣生態水處理主要運用技術介紹復合生物水處理技術(河道內水體自凈能力的快速提升改善措施)利用獨特的綠色解毒產品,降解水體、淤泥中生物毒性大的物質:除草劑等其他農藥、氯制劑、抗生素等的殘留,以及藻毒素、有機溶劑等有毒有機物,同時降低氨氮濃度,降解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的還原性物質。降低水體粘性,打破板結的底質,使惡化的黑泥變成疏松的黃泥,降解大分子有機顆粒使之成為小分子有機質,從而實現沉淀物懸浮再利用。同時產品提供的碳源可吸附微生物形成有機絮團,為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溫床,實現生物清淤。改善并補充水體和底部的溶氧,保持底泥與水體之間物質交換所需的氧化泥層。通過改善水環境來抑制水體中有害的細菌和藻類,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有針對性地向水體補充碳源、微生物輔酶,激活微生物活性。有針對性地向水體和底質補充各種有益微生物,打造良好的微生態環境,使水體具有自我恢復和調節的能力。菌相平衡建立后,通過培養硅藻和小球藻等有益藻類,建立良好的藻相平衡。技術亮點:通過創研的“綠色抑菌技術+綠色解毒技術+有益微生物+微生物營養和激活”的復合水處理技術,建立河道/湖泊的正常生態平衡系統,并實現生態清淤。微生物原位激活技術(微生態原位激活袋和激活矩陣)微生態原位激活矩陣由泰緣特制的微生態原位激活袋組成,是對生態系統的加持。通過在水體中的合理布置,實現對內源和面源污染的處理。在淺水處和上層水體布置,原位激活土著好氧菌、兼性菌、有益藻相;在深水區和泥底布置,激活本土厭氧菌和兼性菌;在河道斷面合理布置,可有效實現微生態激活和生物緩釋;在激活袋表層形成生物膜,并通過袋內的營養激活物質持續強化和維持生物膜系統,強力降解污染。另外搭配配套的有益菌使用會實現加持效果。2~5條激活袋可有效改善1000m3水體的水質,調節菌相和藻相,使用壽命1~2年。
南美白對蝦小棚養殖日常管理:晴天上午施用抑菌凈水寶,下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次日施用泰緣清淤,配合微生物制劑使用效果更佳,每7-10天使用一次。大棚養殖日常管理:晴天上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安藍/解毒底安等)全池均勻干撒,次日補充微生物有益菌,每7天一次。蝦吃料不好時:先用有機酸解毒液解毒,下午施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處理,以后每隔3天使用一次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纖毛蟲預防:堅持每月定期使用360云清水質解毒劑(350克/畝·米)、抑菌底安(150克/畝·米)。纖毛蟲爆發時:加水10公分,先使用抑菌凈水寶、360云補硬殼應激素,隔天使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蝦出現白便時:先用抑菌凈水寶(100克/畝·米),抑制藍藻和裸藻,降解水體和蝦體內的藻毒素,降低水體粘性、加快空氣中氧氣擴散到水體的速度,改善水體環境和腸道內環境。第二天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150克/畝·米),進一步抑制藍藻和裸藻,對底質和底部水體進行解毒,解除池底表層有機質粘性,蓬松懸浮形成有機絮團,形成好氧有益菌繁殖的溫床,促進有益藻的繁殖,使藻相平衡。拌料內服磺胺類制劑+三黃散+小蘇打,連用4天即可。水體發粘,塘底板結,池塘氨氮亞鹽嚴重超標時:連續兩天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配合顆粒氧,第三天使用泰緣清淤(生物凈底顆粒),第五天后有效處理氨氮亞鹽,水色清爽,塘底疏松變黃形成氧化層。螃蟹水體污染嚴重,尤其是重金屬偏高時:每次大潮時都要換水,每次換水后都要使用一次泰緣抑菌底安,徹底氧化分解水體中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氣溫較低肥水困難時:使用360云清水質解毒劑(40畝/桶)。出現倒藻現象時:第一天使用抑菌凈水寶(150克/畝·米),第二天再全池拋撒安藍/解毒底安,第四天檢測時,水色變成黃綠色,水體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以及pH恢復正常。池底有機質過多,腐化后導致池水黑紅時:第一天使用安藍,第二天使用水泰清,第三、四天重復第一、二天的步驟,第六天,跟蹤池塘情況時,發現池水呈淡綠色且水質清爽。四大家魚感染水霉病時:先使用抑菌凈水寶,隔天使用抑菌底安,配合使用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每隔3-5天操作一次,15天后發現再無魚體死亡現象。同時建議春季魚種放養前應先對魚體進行抑菌,殺死魚體表細菌和寄生蟲,避免帶進池塘,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入塘前30分鐘左右,施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單過鉀產品以0.5g/m3的濃度化水浸泡魚種,殺死魚體表攜帶病原菌。放苗前2-3天,建議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3條/畝,可酌情增減),借以降低養殖過程中各種病害的發生機率。養殖密度較大的池塘或大水體,可采取在投料區、污染物富集區集中掛袋的方式,大大減少掛袋數量。使用復合單過鉀改底產品12小時后,可根據池塘菌相、藻相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泰緣清淤+乳酸菌”調菌相、進一步改底,可補充有益菌,有效解決黑臭底質,促進底部菌相平衡。天晴時,再使用“氨基酸顆粒+促藻菌”進行肥水操作。小龍蝦纖毛蟲預防:堅持每月常規使用1-2次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來凈化、活化、轉化池底過多有機物,保持良好的適宜水產動物生存的底部環境。根據水質具體情況,可少量多次施用泰緣25%或50%含量的泡騰型產品(100-150克/畝·米)抑菌解毒;次日再施用凈水菌水泰清(100克/畝·米)和由多種有益菌構成的泰緣清淤(150克/畝·米)培養有益菌相,促進微生態平衡。養殖全程通過懸掛用紅糖浸泡并充氧活化后的泰爽水生態修復袋,定期補充泰緣清淤、水泰清、水得金微生態培養劑、乳酸菌、氨基酸顆粒等富含有益菌的微生物制劑,來培養底部和水體的有益菌相,有效改善底質環境,建立水體的微生態平衡,從而降低藍藻及其他養殖病害的發生幾率。當發現有纖毛蟲時:先加10公分水,然后使用泰緣25%規格消毒配方的單過硫酸氫鉀粉劑(抑菌凈水寶,250克/畝·米)和富含甲殼動物所需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360云補硬殼應激素,隔天再使用泰緣復合單過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抑菌底安/安藍凈等,150克/畝·米)進行解毒改底。點我閱讀原文
1、依據魚的活動情況判斷健壯的魚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動靈活,反應敏捷,受驚即潛入水中。病魚則通常離群獨游,行動緩慢,反應遲鈍,受驚后略向水底下潛,后緩慢游出水面。當魚表有孢子蟲等寄生蟲病時,會在水面發狂打轉或持續跳躍。2、依據魚的攝食情況判斷正常的魚攝食時,搶食力強,且食量比較穩定。如果發現魚的食量逐漸減少,甚至絕食,應迅速檢查病因。3、依據魚的體色變化判斷各種魚類都有自己特有的體色,如發生疾病,則有體色變化,如爛鰓病發病時,魚體體色則變黑,尤其以頭部為甚。4、依據魚的體形變化判斷健康的魚,頭小、背厚、肥滿度好。病魚則頭大、尾小、背窄、干癟、肌肉薄。若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就會使魚體彎曲變形。5、依據病魚組織判斷魚的病體是診斷魚病的主要依據。每種病魚都有其特殊的癥狀,需仔細觀察、區別,以正確診斷魚病。特別是有些癥狀相依的魚病,尤需仔細辯認,找出其不同之處,如腸炎病與出血病的區別等。6、依據魚的棲息環境判斷不同類型的魚發病條件不同,因而可據此協助診斷:例如腸炎、赤皮、爛鰓、打粉病等多發生在呈酸性的水環境中;中華鳋、錨頭鳋、魚鲺等寄生蟲病多發生在弱堿性的水環境中;泛池現象多發生在缺氧的環境中。7、依據季節變化判斷不同的魚病有不同的發病水溫,因此可根據不同的季節來區分某些魚病。例如草魚出血病發生在6-9月的高溫季節;豎鱗病發生于春秋季節;水霉病多發生在春初秋末季節等。8、依據魚的生長階段判斷如劍水鲺僅危害剛孵化一周的魚苗。打粉病、白頭白嘴病多發生在魚苗階段。草魚的出血病、青魚的腸炎病多發生在魚種階段。赤皮病、打印病多發生在成魚階段。9、依據寄主判斷不同的病原體所寄生的寄主也不同,腸炎、出血多發生在青、草魚上;鰱、鳙等很少發病;中華鳋等只發生于鰱、鳙魚上等。10、依據療效判斷如果發生某類藥物如抗菌素對某種魚病完全沒有作用,則要考慮細菌病或寄生蟲病等。其它,還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據魚的生長狀況,魚體表、鰓等部位的分泌物,依據人為因素(如管理不善、施藥不當、水質污染、農藥流入、機械損傷等都有可能引發魚病)進行診斷。*文章來源:水花魚點我閱讀原文
眼下氣溫、水溫逐步升高,草魚生長迅猛,然而天氣多變、晴雨交織,養殖水體中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增加了草魚出血病的發病風險,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挑戰。草魚出血病病原為草魚呼腸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魚夏花和二齡草魚。該病死亡率可高達80%以上,水溫在20~30℃時易發病,25~28℃為流行高峰,主要傳播途徑是水平傳播(通過被污染的水、寄生蟲、食物等),也可能通過魚卵進行垂直傳播。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南方草魚主養區需重點防控。魚體表一般暗黑而微帶紅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口腔、下頜、頭頂或眼眶周圍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鱷蓋、鱗條基部充血草魚出血病發病原因雖說草魚出血病死亡率高,但養殖戶也不必過于恐慌,很多情況下,草魚雖感染了呼腸孤病毒,但并不發病,可以帶毒養殖到出塘。只有當外界環境突變導致草魚受到強烈應激且免疫力下降時才會誘發疾病死亡。由此,我們可歸納出以下幾種誘發草魚出血病的主要因素。如果你的塘口有類似的特征就要提前防范,莫要存僥幸心理。1、清塘不徹底養殖草魚池底應少含或不含淤泥,池底污泥過多,池邊雜草叢生。不但使池塘變淺,載水量下降,魚類活動空間縮小,產量降低;還為各種病原體的繁衍提供了場所和條件,致使病原菌大量滋生,易誘發魚病。2、魚苗、魚種放養前未抑菌解毒魚苗、魚種起運、裝卸、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魚體鱗片掉落,體表黏液脫落甚至造成創傷,這就給各類病原體可乘之機。若放苗前未對魚體進行抑菌解毒,極有可能將病原體帶入魚池,一旦條件適宜便大量繁殖,威脅水產動物。3、投喂不科學養殖前期盲目追求生長速度,大量投喂,卻忽視了草魚自身的生活習性和規律,長期下來易導致肝膽疾病,使得魚體免疫系統發育跟不上魚的生長速度,抵抗力低下,給了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可乘之機。4、底質水質敗壞氣溫上升,草魚的活動與攝食能力增強,投喂量也不斷增加,殘餌、糞便等有機質大量蓄積塘底。這些富余的有機質,分解轉化需要消耗大量溶氧,低溶氧的環境易造成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含量上升,敗壞底質和水質,進而刺激草魚使魚體質變弱,導致出血病的發生。草魚出血病預防措施一般來說,草魚一旦發生出血病,治療較為困難,因此,上海泰緣主張“無病先防,防重于治”,通過上述病因分析,可以從做好日常預防工作著手,降低不合理使用藥物帶來的養殖風險。1、清除池塘過多淤泥草魚放養前應注意清整池塘,建議用生石灰清塘,根據情況自然等待一定時間后,撈出或吸出漂浮臟污,測pH,pH偏高時加碳酸氫鈉(小蘇打)或有機酸調整到合適范圍,然后施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360云消/泰蘭德/安可凈等,500克/畝·米)進行解毒和抑菌。強烈建議不要使用氯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劑清塘,免得為中后期留下大量隱患,如導致水體發粘、底泥板結等。2、魚苗、魚種放養抑菌解毒魚苗、魚種入塘前30分鐘左右,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菌毒速消/泰蘭芬/安可清等)以0.5g/m3的濃度化水浸泡魚種,殺死魚體表攜帶的病原菌。3、定期改底調水高溫季節建議定期使用改良水質的產品,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日常預防方案(每隔7-10天使用一次)如下:建議晴天上午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系列產品(如抑菌凈水寶),化水后全池潑灑,凈水解毒。日常用量為250克/畝·米;水質惡化嚴重時,用量增加至300克/畝·米,次日再次施用一次。半小時后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如抑菌底安/安藍凈等),進行改底解毒,實現沉淀物懸浮再利用。日常用量為250克/畝·米;水質惡化嚴重時,用量增加至400克/畝·米。另外,草魚養殖需要充足的溶氧,喜中性或弱堿性水體,長期處于堿性條件會使草魚呼吸系統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如消化系統等其他生理機能,不利于草魚生長。如果水質pH過高,施用泰緣單過鉀產品12小時后,可配合施用360多元有機酸(100克/畝·米),化水后全池潑灑,將水體pH調至6.6-7.8之間,呈中性或弱堿性。然后配合施用360云補鈣氧顆粒(200-300克/畝·米),補充水中溶解氧含量,防止草魚發生“浮頭”現象。第二天上午施用富含多種有益菌的泰緣清淤(150-200克/畝·米),直接拋灑在投料區、底質不良區,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后的底泥實現菌相平衡。菌相平衡會促進藻相逐漸恢復平衡。同時配合施用360云補鈣氧顆?;蜷_增氧機,效果更佳。當草魚出血病發生時:可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進行控制。外塘用300克/畝·米,連續使用兩天;工廠化養殖或高密度養殖按照1g/m3,連續使用三天。另外,應隔離病魚,得病死亡的魚類深埋,防止病原菌再次感染。點我閱讀原文
“立夏”并不等于“入夏”,除了氣溫“大跨步”前進,南方的降水也在迅速增多增強。正所謂“立夏小滿,雨水相趕”,常年5月中旬時,長江中下游和華南一帶的雨量迅速增大,此時的華南已經進入了前汛期的盛期。天氣驟變,暴雨來襲,將給水產行業帶來養殖危機養殖戶該如何應對? 大雨、暴雨天氣對水產養殖的危害1、大雨、暴雨來臨前常伴隨高溫、悶熱天氣,極易造成養殖水體溶氧下降,水質、底質環境惡化,從而使得水產動物容易發生應激和中毒,出現浮頭現象甚至死亡。2、大雨、暴雨期間雨水的溫度要遠低于養殖水體的溫度,雨水與池水的混合*先發生在表層,特別是當降雨發生在中午時,水溫的變化相當大。當持續暴雨、陰雨天多時,養殖池塘中的上層水溫會迅速降低,密度增大,下層水的密度較小,形成上層水與下層水的對流, 引起翻底,水產動物發生應激反應。3、大雨、暴雨過后對水產動物產生的危害主要表現在:雨水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帶進水體中,生成硫酸和亞硝酸,對水產動物的呼吸器官和消化道粘膜產生傷害,造成細胞缺氧而使免疫力降低。雨水沖刷池塘周圍地面及池塘護坡接觸土壤,使得土壤中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等隨雨水帶入池塘,造成水體污染,特別是臨近農田的池塘,水體污染尤為嚴重。大雨、暴雨過后易造成養殖水體渾濁,透明度過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限,導致水體溶氧不足,水中懸浮物過多,氨氮、亞硝酸鹽超標等問題,影響水產動物正常的生理活動和生長,甚至發生應激。持續的大雨、暴雨天氣容易使藻類大量死亡沉淀,出現“倒藻”現象。溶氧降低,水體有害物質逐漸增多,影響水產動物生長。 養殖戶如何應對?1、大雨、暴雨來臨前解決應激反應和中毒問題開啟增氧設備或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在保證溶解氧不低于4~5毫克/升的同時,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抑菌底安/安藍凈/解毒底安等,200~250克/畝·米)改底,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凈水粉劑系列(水得金/水毒消/365安水等,300克/畝·米)凈水,從而降解池底和水體有毒物質,解除水產動物應激反應和浮游。持續性低氣壓天氣,建議每2天使用一次。同時潑灑乳酸菌,提高水產動物機體免疫力,為應對大雨、暴雨天氣做好準備。2、大雨、暴雨期間少投或不投飼料,以此來降低池塘有機物耗氧量,減少水產動物活動量,從而減少池塘生物的總耗氧量。前汛期以前,按照說明在池塘增氧機前后5~6米處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2~3條/畝),暴雨期間再配合使用乳酸菌(100克/畝·米)和泰緣清淤(150克/畝·米),可有效保水、穩水,同時提高水產動物抗應激能力。3、大雨、暴雨過后1)處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問題首先,雨后溶氧不足,可全池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一般情況下,每畝使用200~300克;情況嚴重時,每畝使用300~500克,可連續使用2~3次。其次,使用365安水/抑菌凈水寶/水得金/安而信安水(300~500克/畝·米)凈水、解毒,可消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進入水體后生成的亞硫酸和亞硝酸。*后,潑灑乳酸菌,提高水產動物免疫力。2)處理農藥、重金屬殘留問題可使用泰緣功效為主解毒+次抑菌的常用改底系列(抑菌底安/安藍凈/Thaiyn菌毒消水質底質改良劑(200~250克/畝·米),降解水體中的農藥、重金屬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3)處理水渾、倒藻問題建議取1千克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用塘水攪拌1分鐘后全池潑灑;然后使用水得金微生態修復培養劑(500克/畝·米),凈水解毒,激活微生態;*后使用含多種有益菌的泰緣清淤(150克/畝·米),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共同作用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后的底泥實現菌相平衡,進而促進藻相逐漸恢復平衡。*好同步搭配360云補鈣氧顆粒來緩慢持續提高水質溶氧。點我閱讀原文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帶火了小龍蝦,越來越多人從中看到商機,加入小龍蝦養殖行列。2019年小龍蝦養殖面積大幅增加,蝦苗價格**提高,然而后期成蝦價格不是很理想,導致大部分蝦池都留有充足的種蝦,今年老蝦池中的蝦苗都過于充足。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也給水產養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疫情爆發期間正值小龍蝦養殖和銷售的關鍵時期,物流不暢加上蝦苗太多,不少蝦苗都滯銷了。眼看五月即將到來,近期關于小龍蝦“五月瘟”的新聞熱搜又多了起來,更有稱今年五月瘟大有提前到來之勢,讓不少養殖朋友驚慌失措。其實,“五月瘟”歸根結底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因多種原因綜合影響所形成的養殖病害,養殖戶大可不必過于驚慌。五月瘟四大表現癥狀○發病個體無力、兩大螯不能舉起;○頭胸甲水腫出現分離線、蛻殼不遂;○頭胸甲鼓包、尾扇起泡;○肝胰腺顏色變淺、空腸、腸道出血。不同池塘癥狀表現會有所差異,但往往是先死大蝦,逐漸開始死中小蝦,發病迅速,死亡量大。理清致病因素,破解“五月魔咒”1、外因溶氧不足:4、5月份是小龍蝦生長的高峰期,隨著水溫升高,藻類繁殖速度加快,促進了浮游動物的大量繁殖,水中藻類在夜間停止光合作用,增氧停止,而浮游動物呼吸作用增強,夜間耗氧量增大,水體中的溶氧平衡被打破,小龍蝦容易在夜間出現缺氧現象。氨氮、亞硝酸鹽超標: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升高,水體中的物質循環會相應加快,水體中富余的氨氮在有氧環境下可以轉換為硝酸鹽,但在氧氣長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水體中的氮循環受阻,極易產生劇毒物質亞硝酸鹽。致病微生物多:水溫的升高造成養殖塘口底部有害物質大量釋放,有害細菌、微生物和水生動物的活動量加大,有害病菌的數量就在此時急速擴大,小龍蝦就成為了病菌侵害的主要對象。2、內因—體質弱當留存的小龍蝦的數量超出一定密度時,對于生存空間、食物的競爭將會加強。小龍蝦個體之間的殘害將會加大小龍蝦的死亡率,同時超出環境承載力的養殖密度,會使得小龍蝦的體質狀況變弱,病菌更易侵害。如何預防“五月瘟”小龍蝦在發病初期難以被及時發現,當發現時,往往已處在發病高峰期,此時即使采取了正確的治療措施也可能已經為時過晚,難以獲得理想的療效了,所以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上海泰緣生物建議還是要以防代治,防重于治。1、賣蝦降低養殖密度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人們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物流通道也已打通。針對蝦苗過多的蝦池應及時賣掉一部分蝦苗,降低養殖密度;若實在不舍得低價賣或賣不掉的,若有多個池子,可選取一個蝦池囤蝦苗(以培庫蝦為主),其它蝦池加強管理養大蝦。2、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小龍蝦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防病的根本,保持池塘水質良好是關鍵。我們可以通過改底、解毒、補菌、培藻、護草等方法來調水,使池塘的底質和水質處于穩定狀態。改底:定期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降解底部大分子有機物,實現沉淀物懸浮再利用,疏松底泥,同時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防止氨氮、硫化氫以及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促進底部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另外,由于底部有機質的大量分解會消耗很多溶氧,*好配合使用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來促進改底效果,尤其是夜間*易缺氧的時候。補菌、培藻:使用單過鉀改底產品12小時后,可根據池塘菌相、藻相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泰緣清淤+乳酸菌”調菌相、進一步改底,可補充有益菌,有效解決黑臭底質,促進底部菌相平衡。天晴時,再使用“氨基酸顆粒+促藻菌”進行肥水操作。解毒:可根據池塘具體情況,適當使用泰緣25%或50%規格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對水體進行解毒,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12小時后應注意補充微生物制劑,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復池塘的微生態平衡。3、保肝護膽增強體質定期內服保障龍蝦肝腸健康,加強消化吸收率。同時要根據龍蝦不同的生長周期來切換不同檔次的飼料來投喂,確保小龍蝦自身的營養,增強小龍蝦體質。點我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