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富營養化指的是水體中N、P等營養鹽含量過多而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其實質是由于營養鹽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性,從而導致水生態系統物種分布失衡,單一物種瘋長,破壞了系統的物質與能量的流動,使整個水生態系統逐漸走向滅亡。2021年3月,上海泰緣環保技術團隊對位于上海的××印刷廠內池塘進行生態修復,從現場情況看,該廠內池塘無外來水源,水體流動性較差,長滿了水葫蘆,治理前基本3~6個月就要清理一次,很是頭疼。該印刷廠內池塘施工前水質檢測數據××印刷廠內池塘地標Ⅴ類水標準溶解氧(mg/L)8.042氨氮(mg/L)4.342.0pH8.736~9由上述數據可知,池塘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水葫蘆瘋長,尤其是氨氮過高,pH偏大。如果水葫蘆不及時打撈上岸,水體不能自由流動,又會腐爛變臭,重新污染水質,形成惡性循環。池塘水質治理前情況那么,如何有效修復和保護這個池塘的水生態系統?泰緣技術團隊通過對外源性污染控制,內源性污染物去除(微生態激活凈化矩陣、復合生物水處理技術(水體凈化、微生態平衡建立、生態清淤),以及生態系統修復(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等生態調控)來全方位提升水質指標,恢復水體微生態平衡。利用獨特的綠色解毒產品,解除水體、淤泥中生物毒性大從而導致生態失衡的物質:藻毒、農藥殘留、除草劑殘留、氯制劑殘留、抗生素殘留、工廠及生活污水中有毒有機物殘留等等(有機溶劑、苯系物、石油烴類、有機氯農藥),同時降低氨氮,降解硫化氫、亞硝酸鹽等,降解其他有毒性或影響水體生態的還原物質。采用微生物原位激活裝置建立水體微生態平衡,修復污染水體,有效改善水質狀況,消除黑臭,水體的氨氮降低到指標2.0以內,恢復其水環境生態功能(恢復河道湖泊的自凈能力)。治理中治理后××印刷廠內池塘治理后水質監測數據3月10日3月12日3月13日3月15日3月22日3月26日溶解氧(mg/L)10.514.44181616.56氨氮(mg/L)3.072.09 1.62 1.221.251.36pH8.68.568.678.698.76由上述水質檢測數據可知,經泰緣環保水處理技術治理一個月后,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消除黑臭,氨氮指標降低到2.0以內,水體恢復自凈能力,從而使微生態達到平衡狀態。
“立夏”并不等于“入夏”,除了氣溫“大跨步”前進,南方的降水也在迅速增多增強。正所謂“立夏小滿,雨水相趕”,常年5月中旬時,長江中下游和華南一帶的雨量迅速增大,此時的華南已經進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據天氣網報道,江南一帶的雨勢將再度增強。江南北部、江漢南部、江淮中西部、重慶大部、貴州北部、廣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西北部、湖北東部、江西北部等地部分的地區有暴雨。都說水產養殖靠天吃飯,特別是露天養殖,受天氣變化的影響極大,如果不重視天氣預報,輕則引發魚蝦蟹缺氧、生??;重則引起倒藻、泛塘。作為水產養殖從業者,我們應當養成每天收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提前做好準備,制定合理的應急預案,盡可能將損失降到*低。那么,大雨、暴雨、大暴雨來襲,我們該如何機智應對呢?大雨、暴雨來臨前特點:在大雨或暴雨來臨前,通常會有一些預兆,比如:悶熱得讓人特別不舒服、驟然高溫等。這時養殖水體溶氧下降,水質、底質環境惡化,水產動物容易發生應激和中毒,出現浮頭現象甚至死亡。處理方案:提前開啟增氧設備或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在保證溶解氧不低于4~5毫克/升的同時,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益菌底安/安藍/安藍凈等,250克/畝·米),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凈水粉劑系列(水得金水得勁/水毒消/365安水等,300克/畝·米),降解池底和水體有毒物質,解除水產養殖動物應激反應和浮頭現象。持續性低氣壓天氣,建議每2天使用一次。大雨、暴雨期間特點:雨水的溫度要遠低于養殖水體的溫度,雨水與池水的混合*先發生在表層,特別是當降雨發生在中午時,水溫的變化相當大。當持續暴雨、陰雨天多時,養殖池塘中的上層水溫會迅速降低,密度增大,下層水的密度較小,形成上層水與下層水的對流, 引起泛底,水產養殖動物發生應激反應。處理方案:少投或不投飼料,以此來降低池塘有機物耗氧量,減少水產養殖動物活動量,從而減少池塘生物的總耗氧量。另外前汛期以前,建議在池塘增氧機前后5~6米處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2~3條/畝),暴雨期間再配合每畝施用100克碧奧雅乳酸菌+150克泰緣清淤,有效保水、穩水,提高水產養殖動物抗應激能力。大雨、暴雨過后需重點處理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問題首先,雨后溶氧不足,可全池干撒360云補鈣氧顆粒,一般情況下,每畝使用200~300克;情況嚴重時,每畝使用300~500克,可連續使用2~3次。其次,施用365安水/益菌凈水寶/安而信安水等(300~500克/畝·米)凈水、解毒,消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進入水體后生成的亞硫酸和亞硝酸。*后,潑灑碧奧雅乳酸菌。2)農藥、重金屬殘留問題可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泰緣益菌底安/安藍凈/Thaiyn菌毒消水土生態修復劑等),降解水體中的農藥、重金屬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3)水渾、倒藻問題建議取1千克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用塘水攪拌1分鐘后全池潑灑;然后施用水得金微生態修復培養劑(500克/畝·米)凈水解毒,激活微生態;*后施用泰緣清淤(150克/畝·米)調節底部水體和底泥菌相。共同作用使有機絮團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團,從而使氧化后的底泥實現菌相平衡,進而促進藻相逐漸恢復平衡。*好同步搭配360云補鈣氧顆粒來緩慢持續提高水體溶氧。
河蟹喜水質清凈、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但在養殖過程中常因種種原因出現水體渾濁現象,特別是四五月份,渾濁水成為令不少養殖戶憂心的頭等大事。蟹塘水渾危害1、水渾易導致養殖水體水質指標超標,亞硝酸鹽、氨氮超標會影響河蟹攝食,降低河蟹體質,從而增加河蟹發病率,嚴重時會導致河蟹中毒死亡。2、水渾降低了藻類、水草的光合作用,減少水體氧氣來源導致水體缺氧,同時水體的有機質耗氧加重缺氧狀況。在河蟹蛻殼時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易降低其翻倍率或導致河蟹出現蛻殼不遂。3、水草生長需要光照,如果水質長期渾濁透明度過低會影響水草正常生長導致水草掛臟生長緩慢。4、水體長期渾濁,蟹塘水體溶氧不足,會導致蟹塘底部有害細菌滋生,增加河蟹發病率。5、渾濁水還影響河蟹覓食,造成其營養累積困難,妨礙其生長。水中的雜質顆粒粘附在河蟹鰓部,造成河蟹窒息缺氧。蟹塘水渾濁“元兇”1、野雜魚、小龍蝦較多。水體中有小鯽魚,泥鰍等,出現與河蟹爭搶食物,導致河蟹攝食不足,把池水攪渾。2、飼料投喂不足。翻殼過后河蟹的吃料量增加,由于投料不足河蟹在蟹塘里拼命找食物吃,攪動底部泥子翻動到水體中,使水渾濁。3、水草種植面積小。水草具有穩定和凈化水體的作用,若水草的種植量較少,各種原因造成水體流動,會導致泥沙翻起,造成水體渾濁。4、有害微生物或浮游動物繁殖過剩。藻類被浮游動物吃掉導致水體溶氧不足;或者水體中纖毛蟲等浮游動物粘著有機碎屑較多引起水渾。5、陰雨天氣。風和雨加大水體流動,雨水的沖刷也會帶入泥沙到池塘中。6、塘水過淺,河蟹養殖密度高。尤其是新塘底部缺乏有機質形成的淤泥覆蓋,再加上增氧機的攪動,容易導致底部沉淀物的懸浮造成水體渾濁的現象。7、人為操作。在一些日常操作中,如進水、割草的過程中,難免會攪動水體,翻起草上、池底泥沙,造成水體渾濁。泰緣渾濁水處理新思路如果養殖水體沒有什么藻相,且浮游動物過多,首先需要對浮游動物進行處理(殺滅或者使用水泵加濾網過濾掉浮游生物),然后再進行凈水和培藻的處理。凈水培藻方案如下:第一步: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凈水粉劑系列(水得金水得勁/365安水/益菌凈水寶等)解毒、益菌,尤其是可有效避免因大雨或暴雨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帶進水體中,生成亞硫酸和亞硝酸。第二步: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益菌底安/安藍凈等,250~400克/畝·米),降解沉積到塘底的大分子有機物和有害物質,改善板結、發黑、發粘、發臭的底質,提高底泥的氧化還原電位,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繁殖;并配合使用360云補鈣氧顆粒緩慢持續增氧,促進改底效果。第三步:使用泰緣單過鉀產品4~12小時后,使用“泰緣清淤+乳酸菌+水得金微生態修復培養劑”進一步凈水、解毒,同時激活菌相,形成大量生物絮團,培養底部菌相,加強對有害底質的分解轉化,降解氨氮和亞硝酸鹽。第四步:天晴時,1-2畝的塘,熱水溶解本品500~1000克后冷卻,加至少50千克的塘水,再加入1千克水莫愁2號生物絮團,500~1000克水莫愁3號桿菌激活促凝劑,泡發4~12小時,然后潑灑??煽焖俜仕?,建立水體良好的藻相菌相。
“肥、活、嫩、爽”是評判優良水質的四大標準“肥”字當頭足見肥水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肥水是什么?肥水即培育池塘中的優良藻相,使有益藻類(如綠藻、硅藻等)的生物量達到一定范圍,并且使水質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活性。肥水的好處?肥水可有效轉化、利用水體中的有機質及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穩定水質;可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增強水體緩沖能力,降低水產動物病害發生率;可為水產動物提供優質的天然餌料;還可有效預防青苔、泥皮的泛濫瘋長。然而經常有養殖戶抱怨:施肥后藻類仍然生長繁殖緩慢水質清瘦,透明度大有的甚至還出現泥皮現象這是怎么回事呢?肥水困難原因及對策1水溫低、刮風、陰雨等天氣光照不足,藻類生長受到限制,此時會導致肥水困難。處理對策:①選擇適宜水溫。建議室外池塘放苗水溫達到18℃以上(大多數藻類適宜水溫范圍在18℃以上),這樣既有利于秒鐘適應環境,提高成活率,也有利于池塘肥水。②提前關注天氣狀況,建議選擇連續晴好,天氣穩定時進行肥水。泰緣肥水方案:先施用水得**水得勁(250克/畝·米),凈化水質和補充微生物所需微量元素;至少12小時后潑灑熱水化開冷卻后的碧奧雅肥水伴侶(1000克/畝·米),補充氮和鉀等,配合施用碧奧雅促藻菌(50-70克/畝·米),穩定水質,促藻肥水。放苗后也需多次追肥(碧奧雅肥水伴侶和紅糖),以達到藻相穩定的狀態。放苗前2-3天,建議懸掛泰爽水生態修復袋(3條/畝,可酌情增減),借以降低養殖過程中各種病害的發生機率。養殖密度較大的池塘或大水體,可采取在投料區、污染物富集區集中掛袋的方式,大大減少掛袋數量。 2池塘pH過高、氨氮或亞硝酸鹽過高、重金屬離子或消毒劑殘留等導致肥水困難。處理對策:水體pH偏高、氨氮偏高時,施用360多元有機酸(100~300克/畝·米)進行調節和降解。氨氮、亞硝酸鹽、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超標時,先降毒解毒,全池潑灑360云清水質解毒劑(250~300克/畝·米),后施用碧奧雅肥水伴侶(500~1000克/畝·米),熱水溶解后全池潑灑。3池塘嚴重老化,池底酸化、結板,水、泥間物質交換停滯,抑制了浮游藻類的生長。處理對策:使用生石灰清塘,轉化酸性塘底。肥水前使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打破底泥,釋放底肥。4水中藻種缺乏或藻種單一。處理對策:引進一部分周邊池塘含藻豐富的水體,再按照泰緣肥水方案進行肥水培藻。5浮游動物(枝角類、輪蟲等)大量滋生,抑制了浮游藻類的生長。處理對策:先殺滅浮游動物,后施肥培水:全池潑灑用熱水溶解后的碧奧雅肥水伴侶(500~1000克/畝·米)。6泥皮多時施肥效果甚微。處理對策:針對池塘出現泥皮現象,建議潑灑360云清水質解毒劑(250~300克/畝·米)進行凈水解毒,潑灑后采用加藥泵抽水擊打水面,待泥皮沉下去后再施用泰緣清淤(150克/畝·米)分解轉化,改善水質和底質。 7池內絲狀藻、青苔生長過旺,搶奪藻類營養。處理對策:①每畝用塘水活化碧奧雅苔藻凈100~150克+高含量腐殖酸鈉1千克+糖蜜,12小時后潑灑即可。②加深水位,避免陽光直射到池底,減少青苔生長。③及時肥水,施用碧奧雅肥水伴侶肥水培藻,抑制青苔生長。
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不但具有高效的抑菌解毒能力,其氧化分解產物與微生物降解產物一樣,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而且不像微生物受諸多生長因素限制。這也使得復合過硫酸氫鉀系列產品成為水產養殖上的新寵。單過鉀產品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1強氧化能力,提高水體底部OPR過硫酸氫鉀氧化還原電位高達1.85V,其氧化能力超過過碳酸鈉、次氯酸鈉、優氯凈、強氯精、高錳酸鉀等大多數氧化劑。能將水體和池塘底部的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二價錳氧化成二氧化錳,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硫化氫氧化成硫酸鹽,并在池塘底部形成氧化表層,在溶解氧充足的條件下,有效阻隔底泥中有毒害物質向水體的擴散。2益菌、解毒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通過降解影響微生態平衡的有機毒素如藻毒素、農藥殘留、氯胺殘留等和無機物如亞硝酸鹽和硫化氫,改善水環境,促進有益菌相和藻相的形成,高濃度用量具有殺藻、滅藻及凈水等功效。3降解氯酚類污染物、藻毒素降解水中氯酚類污染物:如降解五氯酚,實驗證明,可以在1 h之內將50mg/L的2,4-二氯苯酚完全分解。降解水中的藻毒素:藻類會分泌一些有毒的代謝產物,尤其是在死亡后會釋放出大量的藻毒素,包括神經毒素、肝毒素、細胞毒素等,這些毒素有很低的致死濃度,并會在哺乳動物體內累積?;赟O4·?的高級氧化可以有效去除藻毒素,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控制藻毒素污染的技術。4調節pH和調節藻相平衡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是酸性的,能降低水體的pH值。同時過硫酸氫鉀復合鹽+有機酸+增效氧化劑+催化劑的復方產品,配合氨基酸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藍藻解藻毒,同時又培養有益藻類。泰國水產界的許劍平先生于2014年7月份在泰國曼谷一大試驗池成功做了以下試驗:用泰緣特制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氨基酸處理藍藻嚴重爆發的池塘,使用4天后達到完全改善。圖片對比如下: 5降低水體粘性,凈化水質一個有趣的試驗可以證明該類產品一個重要的功能:在大燒杯中加入一升聚丙烯酰胺溶液,用玻璃棒攪拌會發現粘滯感很強;再加入2克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2分鐘后攪拌,會發現粘滯感消失,像攪拌清水一樣。復合過硫酸氫鉀系列產品不僅能快速解除養殖水體的粘性,給水體和塘底解毒,而且會令板結的塘底松動,使解毒后的殘餌和死藻微粒懸浮,產生大量的有機絮團,擴散到水體中,形成無毒的可以成為浮游生物、魚蝦的營養源有機絮團,并能大量吸附有益微生物,成為它們繁殖的溫床。相關閱讀??養殖池塘水質粘稠,一層浮沫,怎么辦?一個實驗告訴你處理方法應用意義長期使用復合過硫酸氫鉀產品+有益微生物改水模式,對大密度養殖用戶來說,一年養殖下來,池塘底部不會像過去那樣堆積十多厘米的沉淀物,減免了清塘挖泥的難題。對養殖用深水池、河道和水庫的底部治理,也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不僅能使底部沉積的殘餌、死藻和糞便回歸生態循環,還可以提高水體的生產力,節約養殖成本。泰緣單過鉀產品共同特點全天候施用,不受天氣、溫度、有機物、水質和pH等環境因素影響。安全高效:少量多次使用,也可超正常用量一倍使用,無腐蝕、無刺激,對人和動物安全。綠色環保:易分解,無殘留,不污染環境和水源。使用6~12小時后再投放活菌,可促進活菌繁殖,提高其效能。注意:應用在水產養殖上應避免與堿性消毒藥物混合使用;嚴禁與胍類消毒劑同時或先后使用。
南美白對蝦,學名凡納對蝦,外表酷似中國蝦,身體可以長達24厘米左右,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出肉率高達65%以上,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還富含碘質,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據統計,2019年,全球對蝦養殖產量超500萬噸,我國占全球產量的25%以上,是唯一養殖對蝦過百萬噸的國家。2019年,我國對蝦需求超過200萬噸,高達60萬噸的缺口!據行業估計未來5-10年,中國對蝦的年消費量將達到300萬噸,缺口或將進一步擴大,對蝦養殖將再次迎來黃金時代!那么如何提高南美白對蝦養殖成功率是關鍵泰緣單過鉀等產品在南美白對蝦土塘養殖中如何運用看看一線客戶怎么說歡迎補充日常改底放苗后20天,就可定期使用泰緣中低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泰緣抑菌底安/安藍凈等)來改底。前期7天使用一次,中后期5天使用一次,可有效控制池塘的氨氮、亞硝酸鹽。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有氨氮、亞硝酸鹽時,用泰緣中低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泰緣抑菌底安/安藍凈等)連用2天,以15%含量計:一斤用1~2畝?米,可搭配360云補鈣氧顆粒來使用,4小時后可用菲莙荹萪·肥菌來補充有益菌,調節菌相和藻相平衡,減少有機底泥的含量。亞硝酸鹽過高時,也可配合補充碳源:紅糖、葡萄糖、碧奧雅肥水伴侶。纖毛蟲病當蝦有纖毛蟲時,說明塘底有機質含量高,不能及時氧化分解,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泰緣抑菌底安/安藍凈等,20%含量:一斤用1.5畝?米),次日再用泰緣清淤顆粒菌,培養有益菌相,促進微生態平衡??筛纳坪托迯退w底部板結、發黑、發熱、發臭等現象。塘底干凈了,纖毛蟲自然少了。黑鰓、褐斑、紅須、紅腳蝦有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黑鰓、褐斑、紅須、紅腳,可用泰緣常用改底系列產品(Thaiyn解毒底安/安藍/安澈等)來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減少底泥有機物,使上述癥狀減輕或消失。如細菌感染進一步惡化,引起蝦的損耗,可外用泰緣50%含量的單過鉀產品(片劑和粉劑,各250克/畝?米),內服拌料:中藥或抗菌藥。如蝦有腸炎、白便的情況,用泰緣50%含量單過鉀產品解毒外,可內服乳酸菌來調理腸道。50%含量單過鉀產品的使用效果可用TCBS瓊脂培養基來測定,看看水體和蝦體的弧菌是否減少。裸藻水水體有裸藻時,用360多元有機酸來解毒、降pH值,晚上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Thaiyn解毒底安/安藍/安澈等)來改底(裸藻有趨光性,白天在表層,晚上向下沉),連用2~3天。配合換水,由于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水體生活,大量換水可改變這種環靜,使裸藻不易在新水中繁殖。藍藻水長藍藻(微囊藻)的水體,晴天上午使用泰緣中低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泰緣抑菌底安/安藍凈等)改底,中午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泰蘭芬/安可清/菌菌克),以500g包裝為例(一包一畝?米),一半干撒在下風口藍藻集中處,另一半化水全塘潑灑,然后用360多元有機酸來解毒、降pH值。第二天用泰緣清淤來分解死藻,改善塘底狀況。*后,感謝廣東客戶郭老板的用心分享!
隨著氣溫降低,又到了“水霉病”高發的季節。若不及時處理,容易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什么是水霉???水霉病俗稱白毛病、膚霉病,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病原體現已發現十多種,常見的是水霉屬和綿霉屬的一些種類,以水霉菌*為常見。水霉菌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濕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機物上腐生,為一種常在的霉菌,于10-15℃時*適合生長,25℃以上時繁殖力減弱,不易感染。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各種養殖魚類從魚卵到成魚均易被感染。如何判斷魚類感染水霉???水霉菌*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癥狀,當看到病癥時,菌絲體已侵入魚體傷口,并分別向其內外生長。向內深入至損傷、壞死的皮膚及肌肉中吸取營養成分,迅速生長、繁殖、蔓延;向外形成肉眼可見的灰白色棉絮狀物。魚類被霉菌侵染后,分泌大量黏液,常表現為焦躁不安、運動失常、行動遲緩、食欲減退,*終導致病魚因體力衰竭而死。在冬春季節發病率高,一旦發病后治療困難。哪些魚塘容易爆發水霉???凡被“水霉”纏上的魚,大多數都逃不出死亡的悲慘結局,難道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不然,水霉菌再可怕,它也是一類條件致病菌。低溫僅是觸發水霉病的條件之一,只有當水質惡化,水霉菌大量繁殖,且魚體受到損傷,抵抗力下降時,水霉菌的游動孢子才得以侵入傷口,使魚發病。因此,有以下這幾種情況的魚塘應尤其重視,趕快采取行動。(1) 寄生蟲比較多,入冬前殺蟲、消毒工作不到位的魚塘。通常斜管蟲和指環蟲等寄生蟲較多的魚塘,魚體被寄生蟲咬傷后,出現的傷口極易被水霉寄生和感染。建議方案:根據池塘具體情況,適當使用泰緣25%或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粉劑(如25%含量的抑菌凈水寶,50%含量的泰蘭芬),對水體進行解毒,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12小時后補充微生物制劑,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復池塘的微生態平衡。(2) 平時改底少,水質指標超標的魚塘。魚塘寄生蟲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池塘的底質,且寄生蟲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底質原因。底質差易引起寄生蟲暴發:池塘底質較差時,底部土壤就會出現還原化、酸化、有機化、毒性化。此時底質容易出現發酵產熱,為寄生蟲卵的孵化提供較好的溫度條件,另外池底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一方面容易導致魚體發生疾??;另一方面也能夠被寄生蟲所攝食,有利于寄生蟲的大量快速繁殖,導致寄生蟲病的爆發和傳染。底質差也會導致水質和魚體質變差:因為改底少,池塘底部氧債過高,養殖中后期往往容易出現氨氮高、亞鹽高。魚體在水質差的環境中,長期處于應激透支狀態,體質和抵抗力持續減弱。一旦寒潮來臨時,魚群在水體中上層容易被凍傷,當體表出現寄生蟲蟲口和機械損傷時,水霉感染幾率會大大增加。建議方案:定期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如安藍/抑菌底安等),降解底部大分子有機物,使沉淀懸浮再利用,疏松底泥,同時提高底部氧化還原電位,促進底部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另外,由于底部有機質的大量分解會消耗很多溶氧,*好配合使用360云補鈣氧顆粒增氧,來促進改底效果,尤其是夜間*易缺氧的時候。使用單過鉀改底產品12小時后,可根據池塘菌相、藻相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泰緣清淤+乳酸菌”調菌相、進一步改底,可補充有益菌,有效解決黑臭底質,促進底部菌相平衡。天晴時,再使用“氨基酸顆粒+促藻菌”進行肥水操作。若池塘能保持微生態系統平衡,水霉菌就不會有大量繁殖的機會,而僅維持在較低水平,甚至難以存活。(3) 存塘密度比較大,溶氧偏低的魚塘。尾批魚由于平時控制投喂,魚體長期處于營養不足的亞健康狀態。再加上高密度的養殖環境和平時保健內服工作的缺失,在寒潮這些環境波動比較大的天氣下,容易感染水霉。建議方案:在不浪費的情況下,應選擇科學配比、適口性佳、適合魚類生長需要的飼料,內服保健類產品,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魚類的基本需求,還能促進魚兒形成健壯的體格,提高抗病能力。對已達到商品規格的存魚,應及時起捕上市,降低池塘養殖密度,從而減少耗氧量,促進水產動物生長繁殖。另外,在水溫低的季節盡量減少人工操作防止魚體受傷,若必須進行捕撈和轉塘操作時,應適當施用抗應激產品,減少魚類機械損傷。感染了水霉病,怎么辦?那么,若發現池塘養殖魚類已經感染水霉病,則應立即采取相應治理措施,減少養殖損失:針對有循環水系統的水族箱和工廠化高密度養殖可施用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如泰蘭德/360云消等)2~3克/立方水體,2-3天后便解除;針對捕撈后或運輸中的魚每噸水里可放5-10克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池塘可連用3-4次泰緣50%含量的復合過硫酸氫鉀泡騰片0.25克/立方水體,中間間隔30分鐘。
醫院、療養院和醫療衛生科研單位排放的被病原體污染的污水,統稱為醫院污水,其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也會嚴重污染環境。據調查,醫院污水每升含大腸菌群多在2.38×107~2.38×108,*/高可達2.38×1011,這類污水致病菌的檢出率也很高。做好醫院污水的消毒處理,是消除污染,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常見消毒方式的弊端醫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劑消毒污水,不僅存在消毒藥物用量過低達不到消毒效果,也存在過量使用含氯消毒劑使水質產生鹵代烴類污染物。(鹵代烴是一類具有特殊氣味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一般通過呼吸、皮膚接觸和飲水3條途徑進入人體,其中多數是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三致”污染物。)還有目前大多數醫院采用“濃鹽酸+氯酸鈉”二氧化氯發生器技術消毒,不僅存在設備投資與維護成本較高,原料的購買也受限制,而且使用過程中有易燃易爆等安全隱患,有刺激性氣味,對投加、維護人員不友好。消毒產物具有腐蝕性,對醫院設備和城市管網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排入自然水體也會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危害動物和人類健康,此外,過剩的氯胺殘留會破壞水土微生態平衡。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納入消毒劑原料有效成分清單隨著國家對生態環保的重視,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污水處理方式是否環保、消毒產品是否符合國家規范。因此,我們必須尋找新型的消毒產品和技術。國家衛計委也于2013年發布的《關于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和新殺菌原理判定依據的通告》將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納入消毒劑原料有效成分清單中。中文名稱CAS編碼限定使用范圍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70693-62-8E、F“E”表示用于環境及普通物體表面的消毒劑?!癋”表示用于瓜果蔬菜、餐飲具及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的消毒劑。泰緣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粉新型活性氧消毒劑,讓醫院污水消毒無憂無“氯”上海泰緣生物擁有《過一硫酸氫鉀復合鹽的制備方法》(**號:ZL201110121497.9)和《復合過硫酸氫鉀消毒劑及其制造工藝》(**號:ZL201110149685.2)等多項國家發明**,公司研發的非氯、高效、環保、安全、方便的單過硫酸氫鉀消毒劑及其技術正是我們所需要的。2020年3月,泰緣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粉在1000多家企業新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2020年度上海市第一批創新產品推薦目錄”里23個創新產品之一,并成為市經信委、市科委、張江高科聯合推選出的20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市、區財政局下文的20家政府首購產品之一。泰緣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粉以單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為主要有效成分,含量55-65%。產品在水中發生鏈式反應,持續持久地產生次氯酸、新生態氧、小分子自由基和活性氧衍生物,使病原體蛋白變性凝固,產生的?OH作用于DNA和RNA的磷酸二酯鍵,干擾病原體DNA和RNA的合成,從而殺滅病原微生物。泰緣云保單過硫酸氫鉀消毒粉在醫院污水末端消毒上的應用:一般用量為5~10ppm,可根據水質酌情增減,消毒時間60分鐘。
似火燃燒的夏季悄然消逝水產養殖業開始轉入所謂的“養殖淡季”每天起早貪黑、辛勤忙碌的養殖戶朋友們也即將收獲沉甸甸的果實然而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節氣溫和水溫都逐漸下降此時又正值魚類催肥長膘的旺季即便豐收在即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嚴防死守確保養殖*后環節安然渡過以下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兩大方面希望能幫助養殖戶朋友更好地完成此階段的養殖任務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一、嚴把水質關秋季給人*明顯的感受是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 “尜尜天”。這一階段,氣溫和氣候相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氣溫的下降和雨水的增多對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影響巨大,原本健康的藻相逐漸被破壞,嚴重時甚至出現“倒藻”,嚴重危及池塘中魚類的正常生長。同時秋季常出現前半夜悶熱無風,后半夜又起風,水體密度差加上風力使得上下水體對流,造成“返底”現象,池底積累的很多耗氧、有毒物質進入水體急劇耗氧,故容易造成水產動物缺氧、中毒現象,造成大量成魚因缺氧而死亡,給養殖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養殖戶一定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和加大池塘管理力度?!鞅3指咚?、高溶氧提高水位(高產魚塘通常保持在2米左右),降低養殖動物的相對密度。保持水中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人工增氧通常有兩種方式,即開啟增氧機或干撒過氧化鈣、過碳酸鈉緩釋顆粒增氧。泰緣360云補鈣氧顆粒(緩釋型),可長時間增加水中溶氧,預防養殖魚類浮頭泛塘?!鞣€定透明度和pH值在保證外源水水質良好的情況下,建議每7-10天加一次水,每次加水20-30厘米;每15-20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在30%左右。(具體加、換水周期可根據池水肥度和池塘滲漏等情況靈活掌控,一般池水透明度維持在35-40厘米。)若外源水條件不佳,且水體透明度低的情況下,可采用:泰緣水得金(300克/畝·米)+水泰清(80-100克/畝·米)。水體偏酸或偏堿,都會引起一部分營養物質被聚沉而從水中流失,阻礙水體正常的物質和能量循環,進而使得養殖魚類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生長速度減緩甚至停止。若池水pH值偏低,晴天上午全池潑灑生石灰(5-15千克/畝·米),將池水pH值控制在7.0以上。若池水pH值偏高,可使用泰緣360多元有機酸(100克/畝·米),降pH的同時還能解氨毒,將池水pH值控制在8.5以下,以增加水體緩沖力?!鞲纳扑|和底質“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底”,建議晴天上午使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常用改底系列產品(安藍/解毒底安等)進行改底。產品在水中發生鏈式反應,可以直接把底部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短鏈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底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效率;同時還可以保持底部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促進底部菌相平衡,從而促進底部有機質的分解。定期使用,可以使板結、發黑的底部長期保持疏松的健康狀態,實現底好水好的健康養殖模式。6-12小時后,可配合泰緣清淤、促藻菌、水得金微生態修復培養劑、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劑來調控水質,調節菌相和藻相,維持養殖水體的肥、活、嫩、爽。二、做好疾病預防秋季既是魚類生長的關鍵季節,也是魚病的高發時期,由于氣候變化引起環境因子發生變化,前期的大量投喂和施肥引起的水體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升高,造成水質變壞和底質惡化,致使病原菌大量繁殖,從而引發多種魚病,給養殖生產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疾病防控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養殖者必須采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積極措施,嚴格控制魚病的發生和蔓延。秋季易發的主要魚病有腸炎病、爛鰓病、車輪蟲病和斜管蟲病等。在養殖過程中,可根據池塘情況,施用泰緣復合過硫酸氫鉀25%或50%含量的消毒配方粉劑(如25%含量的抑菌凈水寶;50%含量的泰蘭芬等)來抑制有害微生物,尤其抑制弧菌、真菌、霉菌等的生長繁殖,并對水體進行解毒,解決微生物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的現象。12小時后應注意補充微生物制劑,建立平衡的菌相和藻相,恢復池塘的微生態平衡。
水體黑臭是嚴重的水污染現象,使水體完全喪失使用功能,并影響景觀以及人類生活和健康。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城市黑臭水體愈來愈成為百姓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平安支溝河道長度1.4km,河寬6-7m,深度為60-90cm,水域面積約為9100平方米。擬運用泰緣生態水處理技術修復段為酒糟路西梧桐公館附近434米河段,約2600平方米。按照黑臭水體劃分標準,該河段常年處于輕度~重度黑臭。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判斷,屬于劣Ⅴ類水。2020年6月29日,上海泰緣生物技術人員對平安支溝河道取樣并進行水質檢測。2020年6月29日平安支溝河道水樣檢測數據溶解氧(mg/L)氨氮(mg/L)總磷(mg/L)pHCOD(mg/L)10.043.280.0137.6835.00該河道水色偏綠發黑,透明度低(取樣前一晚有暴雨,對取樣結果有部分影響)。從綜合檢測結果分析,宿城區平安支溝水體水質為輕度黑臭水體(主要表現為透明度不夠),按地表水分類為劣Ⅴ類水。從調研的情況看,暴雨之前水質發臭,溶氧偏低,水中無藻類,從而推斷水體中有殺菌殺藻的物質。造成平安支溝污染的原因1、河道兩側居民區污水排放2、河道兩側酒廠污水排放3、雨水攜帶的大量污染因子4、與其他河道交叉因水流交換或漲潮落潮帶來的污染因子點源污染下雨時污水溢流,以及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中。平安支溝起于該區的中大街,終于平安路。面源污染下雨天攜帶大量腐殖質、有機質的泥沙雨水,直排入河道。沿道路大量雨水排放口直接進入平安支溝中,下雨時帶來大量面源污染。內源污染內源污染主要為未清淤底泥污染與現狀水體自身污染負荷。河道兩邊為居民區,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道;酒廠污水排入河道,造成行人路過有嚴重酒精刺激性氣味;暴雨綜合征帶來的隱患;長期積淀的內源污染等。這些都為河道的生態修復增加了難度,采用傳統技術難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只能順應科學規律,從源頭著手,采取系列針對性方案,一步步實現治理目標。泰緣生態水處理方案使用泰緣專有技術-生物濾島系統,對所有排污口、溢流口、溢流段、可帶來面源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避免“暴雨綜合癥”的產生。安裝微生態原位激活矩陣系統,處理控制內源、外源性污染,并通過配套的微孔曝氣增氧系統提高溶氧;安裝生物絮團和生物輔酶緩釋裝置,補充水體微生態平衡所需的營養元素。采用微生物原位激活裝置建立水體微生態平衡,修復污染水體,使水體的溶解氧、氨氮、總磷等主要指標由劣V類提升至V類,恢復其水環境生態功能(恢復河道湖泊的自凈能力)并逐漸提升到Ⅳ類,從而有效改善水質狀況,消除黑臭。上表為9月3日取樣的水質檢測數據已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